[实用新型]一种气动作动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3098.7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汪赵宏;张威;莫超金;王鹏;陈永卿;冯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作动筒。
背景技术
作动筒是无人机起落架中重要的功能件,且最近几年多用于气体作为动力源,但高压气体对作动筒筒底的冲击相当大,因此作动筒缓冲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稳定及安全。作动筒结构一般由外筒、活塞杆、活塞、端盖、缓冲装置等组成,作动筒的缓冲形式主要有增加橡胶缓冲垫和液压吸震装置两种。
橡胶垫缓冲的典型结构是将橡胶制成的产品与活塞杆粘贴在一起,当高压气体进入筒内推动活塞运动到行程末端时,挤压橡胶件,因橡胶件属于弹性体,冲击的能量由橡胶垫吸收,起到了缓冲的作用。橡胶垫缓冲的主要缺点是:剧烈的撞击力和产生的热量对橡胶垫和活塞的结合力的考验相当严酷,久而久之,橡胶垫容易脱落或老化;当重载高速运动的活塞在缓冲橡胶垫垫的作用下,缓冲运动落到气缸盖以后,有向相反方向运动的力。当活塞向相反方向运动时,原来的排气腔成为进气腔。使作动筒形成摆震的状态,对锁机构的可靠上锁存在影响;当采用此种结构时,无杆腔的排气孔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不是很好布局,在外筒上或活塞杆上开有小孔,与有杆腔贯通,降低了外筒或活塞杆的强度,降低了作动筒的可靠性。
液压吸震装置的典型结构是通过活塞及活塞上的密封件将左腔与右腔分离,一般在右端设置有节流孔,它的节流小孔缓冲作用是通过设置在缸套上的节流小孔而实现的。一般气缸的活塞上设置有一凸台结构,当活塞向右运动进入缓冲行程前油液从没有节流的油口流出,当继续向左端移动进入缓冲结构腔时,凸台进入端盖的凹槽内,背压腔里的油液不能从未节流的油孔通道内自由流出而被封死,迫使背压腔里的油液从一个可调节的节流小孔排出。由于背压腔里的油液可认为不可压缩,阻力很大,流道被阻,压力升高,背压腔里的压力作用在活塞右端,阻止活塞继续运动,吸收了活塞的动能,使活塞的惯性得到缓冲。当需要匀速缓冲时使参加节流的小孔数目随缓冲位移加大而减小,从而达到匀速缓冲作用。 液压吸震装置的主要不足之处是:在结构尺寸或质量指标要求比较苛刻的情况下,因左端的节流设置结构设计较麻烦,一般很难满足结构上的要求;一般为了达到很好的缓冲效果,会在右端加入油液进行阻尼,在整个系统中就会存在两种介质,且需设计有相当于存储液压介质的蓄能器,在对整个系统的控制要求上较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动作动筒,缓冲效果好,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动作动筒,包括缸体、缸体内的活塞杆和缓冲装置,缸体的前端设有通入缸体内的进气孔,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杆前端沿活塞杆轴向设有安装孔,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依安装孔开口端至安装孔底端方向顺次安装在安装孔内的隔套、缓冲器和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安装孔的底端连接,而弹簧的另一端与缓冲器相连,隔套通过连接机构固定在安装孔内;所述隔套与缓冲器沿活塞杆轴向分别设有隔套通气孔和缓冲器通气孔,与弹簧对应的安装孔内壁设有通向缸体内的活塞杆通气孔。
隔套的后端外周设有胶圈槽,并在胶圈槽内安装密封圈,可对隔套起密封作用。
缓冲器为半中空圆柱形,缓冲器的前端为与隔套后端对应的实心端面,所述缓冲器通气孔为设在缓冲器外圆周面上的通气槽。
缓冲器的中心设有阻尼孔。
隔套的前端面半径大于隔套后端面半径,弹簧的宽度小于缓冲器的圆周半径。
所述活塞杆安装孔为分别与隔套、缓冲器、弹簧的尺寸匹配的阶梯孔。
所述连接机构为设在隔套外周的外螺纹、与外螺纹对应的设在安装孔内壁的内螺纹,缓冲器与复位弹簧安装后,再将隔套拧入安装孔内,即可将缓冲器与复位弹簧封装在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高压气体从进气孔进入安装孔内后,高压气体推动隔套,从隔套的隔套通气孔、缓冲器的通气槽和活塞杆上的活塞杆通气孔进入缸体内,初始阶段安装孔内压力高,缸体内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安装孔内高压气体将克服弹簧力将缓冲器推开,高压气体进入缸体。
当高压气体持续进入缸体时,缸体内压力不断升高,因活塞杆还存在加速度,当缸体内与安装孔内推力相当时,由于弹簧力的存在,缓冲器的前端面与隔套的末端面、胶圈共同阻止有杆腔气体流回无杆腔,且活塞杆继续向缸体末端移动,此时缓冲效果开始作用。
当缸体内气压增加到一定值时,活塞杆的速度已经大幅度减缓,只能从缓冲器的阻尼孔流出,因阻尼孔非常的小,缸体内的高压气体不能及时的排出,在到达缸底时,运动速度已经非常慢,达到缓冲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30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管固定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火炮身管检测粗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