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H精炼炉抽真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2869.0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7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如;张林;李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h 精炼炉 真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真空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RH精炼炉抽真空装置。
背景技术
RH精炼炉是一种用于生产优质钢的钢水二次精炼工艺装备,广泛用于钢水的脱碳、脱氧、脱气、升温、成分调整及超低碳钢冶炼等方面。实践证明RH真空精炼技术是提高炼钢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炼钢生产工艺的重要手段。
在工业炼钢生产中,经常采用的抽真空的设备主要有罗茨泵、水环真空泵和蒸汽真空泵,其中以水环真空泵和蒸汽真空泵最为常见。水环真空泵中气体压缩是等温的,可以除去易气体,此外还可以除含尘、含水的气体,但极限真空度低;蒸汽真空泵具有抽气能力大、抽气速度快、对被抽气体介质适用能力强特点、结构简单无传动部件、操作简单等特点在冶金系统大量采用,一般钢铁厂的RH炼炉采用5级蒸汽真空泵。
由于不同的钢种在RH精炼炉内进行精炼时,需要不同的真空度,需要较低的真空度时,采用蒸汽真空泵,会消耗大量的蒸汽;需要较高的真空度时,采用水环真空泵达不到需要的真空效果。现有抽真空技术,采用蒸汽真空泵,或则采用水环真空泵,所达到的真空度相对固定,不能高效多种钢冶炼,能耗较高。一种能克服现有的抽真空系统的缺陷,适应不同钢种对真空度的不同要求而实用新型精炼不同的钢种,能高效低能耗地提供所需的真空度的RH精炼炉抽真空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RH精炼炉抽真空装置,采用水环真空泵和三组抽气冷凝装置串联组合的方式,能根据所需真空度的不同,单独开启三组抽气冷凝装置中的任意一组或两组或全部开启,能满足不同的钢种所需的各种真空度,能耗低,所需蒸汽量小。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RH精炼炉抽真空装置,用于精炼炉抽真空,包括真空槽、水环真空泵、第一抽气冷凝装置、第二抽气冷凝装置、第三抽气冷凝装置、蒸汽管道、冷却水进水管道、冷却水出水管道、蒸汽加热器及蓄热器,真空槽置于精炼炉的上方,真空槽的下部通过两根浸渍管与精炼炉连通,真空槽侧开口通过所述蒸汽管道依次串联第一、第二及第三抽气冷凝装置后与水环真空泵导通连接,其中:
每组抽气冷凝装置包括一抽气器及一冷凝器,即真空槽侧开口通过所述蒸汽管道依次串联第一抽气器、第一冷凝器、第二抽气器、第二冷凝器、第三抽气器及第三冷凝器后与水环真空泵导通连接;
第一、第二和第三冷凝器的进水口分别通过第一、第二及第三开关阀后与冷却水进水管道导通连接,第一、第二及第三冷凝器的出水口共同与冷却水出水管道连接;
第一、第二及第三抽气器的进汽口分别通过第一、第二及第三截止阀与蒸汽加热器出汽口连接,蒸汽加热器的进汽口与蓄热器的出汽口连接,蓄热器的进汽口通过自力式压力调节阀连接外接蒸汽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RH精炼炉抽真空装置中,第一、第二及第三抽气器均采用射汽抽气器。
前述RH精炼炉抽真空装置中,真空槽和浸渍管的内部均砌有耐火砖。
前述RH精炼炉抽真空装置中,外接蒸汽源为转炉汽化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水环真空泵和三组抽气冷凝装置串联组合的方式,根据所需真空度的不同,水环真空泵和抽气冷凝装置能同时开启,提高抽真空的效率,降低RH精炼炉抽真空时,所需蒸汽量大以及能耗。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组抽气冷凝装置,运行时将真空槽内的汽气混合体由第一抽气器抽出,并压缩到某一中间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然后进入第一冷凝器,在第一冷凝器中混合物中的部分蒸汽被凝结成水,而未凝结的汽气混合物被第二抽气器抽走,在第二抽气器中汽气混合物被压缩到略低于大气压力,再经第二冷凝器进行部分蒸汽凝结成水,未被凝结的汽气混合物被第三抽气器抽走,在第三抽气器中汽气混合物被压缩到略高于大气压力,经第三冷凝器并回收工质和热量,最后的气体和少量未凝结的蒸汽经水环真空泵抽动一起排入大气,每个抽气器的后面均有相适配的冷凝器,能更好的减少相对应的抽气器的负荷,提高抽真空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28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乐器插卡多功能音箱
- 下一篇:一种自动查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