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预处理反应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2657.2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1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劳红标;曹祺;钱建华;王林君;陈伟;谢建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9/1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74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预处理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预处理反应池,属于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在印染工业废水的处理中,预处理加药反应是重要的一个工艺段。基本上,设计成加药反应混合区,再进入幅流式(圆形沉淀池)、或者平流式沉淀池,进行重力沉淀分离。污泥直接排去,沉淀后的出水进行后续处理单元中。幅流式沉淀池及平流式沉淀池,基本上存在占地面积大、体积总量大的问题,且还会存在污水短流现象,造成分离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污泥分离效果佳的一体式预处理反应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体式预处理反应池,包括顺次安装的进水区、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进水区通过进水管与混合区连通,混合区与絮凝区由堰口连通,絮凝区通过管道将污泥通入沉淀区,沉淀区中间低周边高,并在沉淀区内设置有导流管,该导流管通过沉淀区的中心。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进水区设置有回流管,回流管连通混合区与污水处理厂好氧污泥回流管,用于好氧污泥的回流。
所述的絮凝区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转速为80-100r/min。
所述的沉淀区中间较周边低300mm。较优的,该沉淀区由平行设置的两个锥底圆盘构成,锥角为30°。
所述的导流管倾斜角度为60°。
进水区、混合区、絮凝区、沉淀区依次先后排列,污水经进水区进入混合区,在该区域内完成加药预处理后,再经出水堰口流入絮凝区内,在絮凝区的搅拌器低减缓慢搅拌下,污水与药剂更好地进行絮凝反应,形成絮体较大且比重较大的絮体,再经污泥管送入沉淀区,由于沉淀区为中间低周边高的结构,污水在导流管的导流作用下,向沉淀区中心位置流动,并沉积在的中心位置,最终由沉淀区底部排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 将进水区、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设置为连通的一体式结构,相邻处理区之间通过管道或堰口连通,在满足污泥沉淀的前提下,其设置更加紧凑,避免占用较大的安装面积,与常规的污水处理池相比,占地面积可缩减20%。
2. 沉淀区设置了导流管,确保了污水在沉淀区分流均匀,不会形成局部短流现象或存在死区,使得污水与污泥絮体的重力分离效果达到最佳,有效避免了污水流速过快带泥现象的发生。
3.设置了污水处理厂好氧污泥的回流管,当好氧污泥吸附及沉降性能良好时,适当流入好氧污泥,使预处理药剂反应絮体在好氧污泥的作用下,更易沉降分离,起到改善预处理反应絮体的沉降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药剂投加量和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示意图。
图中标号:1. 进水管;2. 混合区;21. 堰口一;22. 堰口二;3. 加药管;4. 回流管;5. 絮凝区;51. 絮凝区一;52. 絮凝区二;6. 搅拌器;7. 污泥管;71. 污泥管一;72. 污泥管二;8. 沉淀区;81. 圆盘一;82. 圆盘二;9.刮泥板;10. 导流管;11. 出水口;12. 放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一体式预处理反应池,结合图1,包括顺次安装的进水区、混合区2、絮凝区5和沉淀区8,进水区由进水管1和加药管3构成,进水区通过进水管1和加药管3与混合区2连通,以分别通入待处理污水和药剂;絮凝区5分为絮凝区一51和絮凝区二52,混合区2通过堰口一21和堰口二22与絮凝区5连通,絮凝区5再通过管道污泥管7将污泥通入沉淀区8,本实施例中,沉淀区8由圆盘一81和圆盘二82构成,圆盘一81和圆盘二82均为中间低周边高的锥底结构,絮凝区5通过污泥管一71和污泥管二72分别将污泥通入圆盘一81和圆盘二82,圆盘一81和圆盘二82内均设置有刮泥板9和导流管10,刮泥板9设置于圆盘底部,并沿圆周逐渐向圆盘周边延伸,圆盘中心位置的刮泥板9高度最小,越靠近圆盘周边,其高度也越高,导流管10起到导流的作用,导流管10设置于液面下0.8m处,倾斜角度为60°,长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2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围堰定位系统
- 下一篇:一种导线特殊布置的高海拔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塔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