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田土壤采集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12645.X | 申请日: | 2014-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9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亮;郑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农田 土壤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田土壤采集器,属于农业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农田环境、土壤墒情、养分迁移、地下水分布等进行监测与研究。土样或试样的采取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取土钻是常用的一种重要的取土工具,它具有携带方便、取土便捷、灵活、降低劳动力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
实际当中采用的取土钻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土壤的类型、土壤深度不同而选取不同的取样器材。在土层较浅采样时,土壤采集方便、准确误差相对较小。但是当采样深度较深时(一般大于20cm),采集器中所取土壤容易混合不容深度的土壤代表性差,使得试验结果误差偏大,不能准确反应出研究土层的实际情况。
如何准确采集研究深度土样,避免不同土层土壤相互混合造成实验上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很好的反应实际情况,是一个亟需考虑的客观问题。本发明重点针对:(1)常规土钻采样器半圆槽敝口无遮护,土钻在受力向下贯入过程中造成不同土层土壤相互混合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从而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及可操作性。
现有的土壤采样器主要有T型把手、不锈钢金属筒(金属筒上有刻度,并按照相应规格开设半圆形槽口,槽口处为土壤采样点)、锥形钻头、锤子、刮刀组成。在田间试验中,采样器垂直贯入土壤中,土壤挤压变形,在半圆形槽口,土体进入金筒。取出采样器并利用刮刀将土壤抠出,采样完成。其缺点为:采样管底端无遮护措施,在深层采样过程中导致采样管提前采满土壤,不能准确反应实际土层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农田土壤采集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农田土壤采集器,它包含T形手柄、弹簧、拉杆、不锈钢金属空心杆、拉手、采集器、锥形钻头,T形手柄安装在不锈钢金属空心杆的上端,拉手铰接在不锈钢金属空心杆的上端,拉手的前端安装有拉杆,拉杆的上端套接有弹簧,且拉杆设置在不锈钢金属空心杆的内部,不锈钢金属空心杆的下端通过空心杆旋接螺纹与采集器的上端旋接,采集器的下端与锥形钻头上端的钻头旋转螺纹旋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采集器由可张开金属采样刀一、可张开金属采样刀二、保护套组成,保护套内分别设置有可张开金属采样刀一、可张开金属采样刀二,可张开金属采样刀一与可张开金属采样刀二铰接,且铰接点与拉杆的下端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准确采取所测深度土层样本,防止不同深度土壤掺杂在一起的可能性,提高了试验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T形手柄、弹簧、拉杆、不锈钢金属空心杆、拉手的组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锥形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截面图;
图6为图5中可张开金属采样刀一、可张开金属采样刀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T形手柄;2-弹簧;3-拉杆;4-不锈钢金属空心杆;5-拉手;6-采集器;61-可张开金属采样刀一;62-可张开金属采样刀二;63-保护套;7-锥形钻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T形手柄1、弹簧2、拉杆3、不锈钢金属空心杆4、拉手5、采集器6、锥形钻头7,T形手柄1安装在不锈钢金属空心杆4的上端,拉手5铰接在不锈钢金属空心杆4的上端,拉手5的前端安装有拉杆3,拉杆3的上端套接有弹簧2,且拉杆3设置在不锈钢金属空心杆4的内部,不锈钢金属空心杆4的下端通过空心杆旋接螺纹41与采集器6的上端旋接,采集器6的下端与锥形钻头7上端的钻头旋转螺纹71旋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采集器6由可张开金属采样刀一61、可张开金属采样刀二62、保护套63组成,保护套63内分别设置有可张开金属采样刀一61、可张开金属采样刀二62,可张开金属采样刀一61与可张开金属采样刀二62铰接,且铰接点O与拉杆3的下端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26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