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氟橡胶预混炼胶冷却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1854.2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5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尧;吴玉勋;钱厚琴;代升华;伍华胜;高永宝;王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82 | 分类号: | B29B7/82;B65G15/14;B65G1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橡胶 混炼 冷却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氟橡胶预混炼胶冷却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氟橡胶预混炼胶在生产过程中需经过开炼机进行开炼,开炼后预混炼胶的温度在80℃左右,需将其冷却至室温,才可以进行切片、包装。而传统的冷胶方法是将开炼好的预混炼胶装在晾胶车上,放在空调房内进行冷却,这种方法不但冷损较大、冷却时间长、占用空间大,而且为间歇操作,耗用大量人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氟橡胶预混炼胶冷却传输系统,它不但增大了热交换能力,减少冷损,节能降耗;且实现了连续化冷却输送,节约生产空间,节省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氟橡胶预混炼胶冷却传输系统,它包括壳体,在壳体的外部设有切胶机,在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分布有若干层输送带,在每层输送带的两侧设有从动轮,在壳体的底部设有电机和主动轮,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Ⅰ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通过传动带Ⅱ与各层输送带一侧的从动轮为传动连接,电机依次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带动输送带移动,所述的壳体的一侧的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上层的输送带的一侧相对应,所述的下层的输送带的另一设置为出料口,在出料口与切胶机之间设有输出带,所述的壳体顶部设有引风机,在壳体的侧面设有若干层送风口,每层送风口位于每层的输送带的下方。
所述的壳体的内衬为不锈钢板。所述的输送带为网状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物料从入口进入壳体内部,随输送带自上而下传输,引风机吹出的冷却风自下而上,与物料形成逆流传热,经冷却后由输出带送至后续的切胶机进行切胶工序。该冷却系统采用逆流传热,增大了热交换能力,减少冷损,节能降耗;内部输送系统采用多层传输结构,增大了物料内部停留时间,节约生产空间;且实现了连续化冷却输送,节省人工成本。本实用新型壳体顶部设有引风机,这样可以实现强制冷风流向,与物料成逆流传热。本实用新型壳体内衬不锈钢板,这样保证系统的清洁度。本实用新型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分布有若干层输送带,缩短设备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带为网状结构,增加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氟橡胶预混炼胶冷却传输系统,它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衬为不锈钢板,在壳体1的外部设有切胶机11,在壳体1内由上至下依次分布有若干层输送带6,本实施例的壳体1内由上至下依次分布有三层输送带6,输送带6网状输送带,在每层输送带6的两侧设有从动轮5,在壳体1的底部设有电机2和主动轮3,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Ⅰ与主动轮3连接,主动轮3通过传动带Ⅱ4与各层输送带6一侧的从动轮5为传动连接,电机2依次通过主动轮3和从动轮5带动输送带6移动,所述的壳体1的一侧的上部设有进料口9,进料口9与上层的输送带6的一侧相对应,所述的下层的输送带6的另一设置为出料口,在出料口与切胶机11之间设有输出带10,所述的壳体1顶部设有引风机8,在壳体1的侧面设有若干层送风口7,本实施例的壳体1的侧面设有三层送风口7,每层送风口7位于每层的输送带6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1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果表面清洁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薰衣草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