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动车的自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1045.1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3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江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江贵 |
主分类号: | B62M6/40 | 分类号: | B62M6/40;B62M6/8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车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的自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多元化,电动车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电动车凭借着其行驶灵活便利、速度舒适、清洁环保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电动车在能源来源方面,成为了现代交通工具中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但是目前的电动车普遍使用一个蓄电池,主要对蓄电池进行先充电,后放电来完成对电动车的驱动行驶,不足之处是蓄电池的充电时间较长、续航时间短,严重限定了电动车的行程范围,一定程度上电量的大小也影响着电动车行驶的速度,且对于外部产生的机械能不能得以有效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电动车行程范围,有效延长蓄电池续航能力的电动车自发电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动车的自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A、发电机B、驱动电动机、蓄电池、开关、牙盘、飞轮和支架,其中牙盘与飞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发电机A输入端安装链轮通过链条与电动车牙盘传动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驱动电动机的输入端、蓄电池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输出端与驱动电动机输入端电连接,驱动电动机输出端安装链轮与飞轮传动连接;所述发电机B前端与开关电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蓄电池、驱动电动机输入端电连接,而蓄电池的输出端亦与驱动电动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动机的输出端和发电机B的输入端都安装链轮,并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发电机A、发电机B、驱动电动机和飞轮依次固定在支架上,所述蓄电池则布置于电动车尾部。
采用将脚踏踏板、发电装置和驱动电动机相连接,在刚开始起步开关处于打开状态脚蹬踏板牙盘转动通过链条带动飞轮,使电动车前进,牙盘转动的同时通过传动连接带动发电机A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直接供给驱动电动机使之转动带动电动车前进或将电能储蓄到蓄电池中,驱动电动机带动电动车前进的同时通过传动连接使发电机B转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直接供给驱动电动机或储蓄在蓄电池中,电动车在行进过程中发电机B一直转动,从而形成一个自身供发电的循环系统,脚踩踏板的动能,同时动能转化为电能,后轮转动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使电动车行驶速度更快;开关对发电机B进行开关控制,当关闭开关发电机处于关闭状态,可做常规电动车使用;此种装置同样适用于两轮、三轮、四轮等交通工具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发电机为两台,有利于将机械能更充分的转化为电能,驱动电动机获得更多的电力,使电动车行驶速度更快;所述的发电机为交流电动机,达到无需整流,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蓄电池不小于两个,有利于储蓄的电能有剩余时作其他之用,节约能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克服了普通电动车蓄电池续航时间短,行程范围和行驶速度有限,且对于外部产生的机械能不能得以有效利用等缺陷,有效提高外部机械能的利用率,使电动车自身动力机构能形成一个供发电的循环系统,利用外部及自身运转所产生的机械能有效提高蓄电池的续航能力,极大的提高了电动车的行程距离和行驶速度,既节能又环保,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发电机A1、发电机B2、驱动电动机3、开关4、蓄电池5、支架6、飞轮7、牙盘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江贵,未经林江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1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丙氨酸生产膜法提取系统及其提取工艺
- 下一篇:阵列结构绒面及其制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