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洗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0861.0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9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蔡利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利莉 |
主分类号: | A47J43/24 | 分类号: | A47J43/24;A23N1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4107 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用于清洗菜的自动洗菜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洗菜,目前无论是在家庭、工厂厨房、宾馆饭店均采用手工清洗方法,为了清洗干净并洗掉菜表面残留的农药以及油性物质,要反复清洗,因此,人工清洗菜的劳动强度相当大。而对于一些质地柔软青菜叶,稍微用力,会损伤菜叶。对于用量大的一些企业或者生产菜类食品的食品工业,由于洗菜的工作量很大,因此很难保证清洗干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用于清洗菜的自动洗菜装置,可以清洗多种菜,减少了传统的人工洗菜所耗费的人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洗菜装置,包括:
一清洗桶,其侧壁靠近桶口处设有一向一侧倾斜的环形排水槽,所述环形排水槽上设置有一排水管道;
一第一进水管,设置于所述清洗桶的底部;
一第二进水管,设置于所述清洗桶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一进水管对称设置;
一鼓风机,其出风口与所述的第一进水管连接;
一进水泵,进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的第二进水管连接;
一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控制开关、鼓风机驱动电路和进水泵驱动电路,所述鼓风机驱动电路和进水泵驱动电路均与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鼓风机驱动电路与所述鼓风机连接,所述进水泵驱动电路与所述进水泵连接;
以及
一环形加热棒,设于清洗桶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桶的底部中间开设有一出水孔,所述的出水孔上部设置有一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清洗多种菜,减少了传统的人工洗菜所耗费的人力,而且本实用新型用环形加热棒和鼓风机吹动,可以有效的清洗菜表面的油性物质、残留农药和污物。油性物质可以从环形排水槽的排水管道中流出,其污物可以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其清洗效果好,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洗菜装置,包括:
一清洗桶1,其侧壁靠近桶口处设有一向一侧倾斜的环形排水槽2,所述环形排水槽2上设置有一排水管道21;
一第一进水管3,设置于所述清洗桶1的底部;
一第二进水管4,设置于所述清洗桶1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一进水管4对称设置;
一鼓风机5,其出风口与所述的第一进水管3连接;
一进水泵6,进水泵6的进水口与所述的第二进水管4连接;
一控制电路7,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控制开关71、鼓风机驱动电路72和进水泵驱动电路73,所述鼓风机驱动电路72和进水泵驱动电路73均与所述控制开关71连接,所述鼓风机驱动电路72与所述鼓风机5连接,所述进水泵驱动电路73与所述进水泵6连接;
以及
一环形加热棒8,设于清洗桶1的底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清洗桶1的底部中间开设有一出水孔11,所述的出水孔11上部设置有一过滤网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要清洗的菜装进带有缝隙的菜筐中,并将菜筐用挂钩挂起,移入所述清洗桶1中;将菜筐放置所述环形加热棒8中,松开挂钩并取出,然后开启进水泵6,将水通过第二进水管4流入清洗桶1中,此时开启鼓风机5,其风会从第一进水管3中喷出,其水里会形成一股气流将菜中的污物排出,此时清洗桶中的水位会上升,菜筐中的菜表面的油性物质、残留农药和污物由于环形加热棒8的加热,鼓风机5的吹风,会从菜表面进行排出,油性物质会浮出水面,由于水位上升其水会溢到环形排水槽2中,油性物质就会随着水一起从排水管道21流出;其菜中排放出来的颗粒可以卡在过滤网12中。其中,控制电路7,实现鼓风机5和进水泵6按预定时间轮流工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清洗多种菜,减少了传统的人工洗菜所耗费的人力,其清洗效果好,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利莉,未经蔡利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0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