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水幕喷漆室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0746.3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0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耿颖;王涛;周新洁;杨学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5B15/12 | 分类号: | B05B15/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水幕 喷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涂领域,涉及一种移动式水幕喷涂室。
背景技术
近年来,泵车、消防车、高空作业车、搅拌泵站等大型工程建设机械发展较快,其长杆工件长可达50~60m,多采用移动式喷涂室进行喷涂作业,但喷涂过程中容易产生过喷现象,对环境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水幕喷漆室,用于解决移动式喷涂过程中容易产生过喷现象而导致的环境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水幕喷漆室,包括移动台车,该移动台车上设置有水幕装置,水幕装置上端设置有喷漆室体,喷漆室体内设置有喷漆装置、照明装置和送风装置,移动台车上还设置有拖缆供电系统和排风装置;所述水幕装置包括设置在移动台车上的漆雾捕集室,该漆雾捕集室内设有漆雾捕集装置,漆雾捕集装置下端设有集水箱,集水箱连通有用于提供漆雾捕集装置用水的水循环系统。
所述喷漆装置包括静电喷枪,该静电喷枪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空气储气罐连通,空气储气罐通过悬吊支架固定在移动台车上。
所述照明装置为设置在喷漆室体两侧的照明灯具。
所述送风装置包括设置在喷漆室体两侧上端的倾斜式梯形送风箱,该送风箱上端设置有送风机。
所述拖缆供电系统通过电缆支架、拖缆滑轨以及重载悬吊滑架与喷漆室体连接,其中拖缆滑轨设置在电缆支架上端,重载悬吊滑架固定连接在喷漆室体上并与拖缆滑轨配合使用。
所述排风装置包括排风室和排风箱,该排风室与漆雾捕集室的一侧连通,排风室通过排风导流管将气流导入排风箱内,排风箱内设有排风机。
所述漆雾捕集装置包括设置在漆雾捕集室内的至少一对淌水板,该淌水板将漆雾捕集室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其中上腔室的顶端设有至少一对溢流槽,下腔室底端连通有集水箱。
优选地,所述淌水板与集水箱之间设有汽水分离板,该汽水分离板包括依次交错设置在淌水板和集水箱上的汽水分离板一、汽水分离板二和汽水分离板三,其中汽水分离板一和汽水分离板三与淌水板固定连接。通过在淌水板与集水箱之间交错设置有三块汽水分离板,使水幕捕集后气流中的大量水滴顺着汽水分离板流入集水箱中,可以有效避免因排风导流管内积水而引起的堵塞现象。
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漆雾捕集室外的蓄水池,该蓄水池通过排水管路与集水箱连通,漆雾捕集装置与蓄水池之间通过供水管路连通,该供水管路上设有循环水泵。
在移动式的喷漆室内设置漆雾捕集装置与水循环系统,将喷漆作业中过喷的漆雾捕集处理,漆雾捕集室内设置淌水板,通过水循环系统从漆雾捕集室上端的溢流槽注入循环水,沿着淌水板流入集水箱中,在淌水板上形成均匀的水膜,水膜可以捕获漆雾,进气中的漆雾随循环水汇入集水箱并与循环水充分混合,提高漆雾的捕集率。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该移动式水幕喷涂室能随移动台车进行移动,对长杆工件进行连续喷涂作业,水幕装置对喷涂过程中产生的漆雾进行处理,从而净化空气,优化喷涂作业的环境,保证工作人员可以连续作业,提高喷涂作业效率。该移动式水幕喷涂室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且具有投资小和见效快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式水幕喷漆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台车,2、水幕装置,21、漆雾捕集室,22、漆雾捕集装置,221、淌水板,222、溢流槽,223、汽水分离板一,224、汽水分离板二,225、汽水分离板三,23、集水箱,24、水循环系统,241、蓄水池,242、排水管路,243、供水管路,244、循环水泵,3、喷漆室体,4、喷漆装置,5、照明装置,51、照明灯具,6、送风装置,61、送风箱,62、送风机,7、拖缆供电系统,71、电缆支架,72、拖缆滑轨,73、重载悬吊滑架,8、排风装置,81、排风室,82、排风箱,83、排风导流管,84、排风机,9、驱动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水幕喷漆室,可以对长杆工件进行连续喷涂作业,如图1所示,该移动式水幕喷漆室包括设置在移动台车1上的水幕装置2、喷漆室体3、喷漆装置4、照明装置5、送风装置6、拖缆供电系统7以及排风装置8。移动台车1下端设置驱动车轮9,该驱动车轮通过减速机驱动沿轨道方向移动,可在1.5~10m/min范围内变频调速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未经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07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