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内圈沟道超研机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10491.0 | 申请日: | 2014-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4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华林;张立成;林太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利达汽车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6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内圈 沟道 超研机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属于轴承内圈沟道超研机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内圈是轴承的主要工件,而内圈沟道超研工序加工是重要部位,它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设备制造厂以轴杆内孔定心和端面轴承压轮压紧,调整不方便,端面和内孔表面划伤,使用寿命短,增加了企业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轴承内圈沟道超研机定位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结构合理,通过一个进退驻动件,驻动件上有一个连接件与镶合金锥面连为一体,上方斜面镶合金为工件定位面,工件定位面的内圈内倒角为定位基准,有效保护好工件其它精加工表面的质量。多型号工件加工不需更换调整,工作效率提高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轴承内圈沟道超研机定位装置,所述的该装置包括进退驻动件和圆锥面体,圆锥面体下端通过连接件与进退驻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的圆锥面体的圆锥面上镶装有多个凸起的合金定位压头,所述的进退驻动件中间位置设有驻动件轴承,下端部设有多个驻动件连接螺孔。
所述的合金定位压头为四个均匀分布,合金定位压头为从上到下的长条形结构。
所述的进退驻动件下端部设有四个驻动件连接螺孔。
所述的连接件下端部具有卡槽将进退驻动件上端包裹,连接件下端面与进退驻动件上端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计锥体镶硬质合金,安装在径向旋转轴上,所述锥体组件在工件的同一轴心线上、所述工件的定位基面是在工件的倒角面实现、所述工件运动是通过液压动力做纵向进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锥体组件与工件同步旋转,锥体镶硬质合金面与工件倒角面接触定位,有效保护好工件其它精加工表面的质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轴承内圈沟道超研机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进退驻动件1和圆锥面体2,圆锥面体2下端通过连接件3与进退驻动件1固定连接,连接件3下端部具有卡槽301将进退驻动件1上端包裹,连接件3下端面与进退驻动件1上端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圆锥面体的圆锥面上镶装有多个凸起的合金定位压头201,合金定位压头为四个均匀分布,合金定位压头为从上到下的长条形结构。进退驻动件中间位置设有驻动件轴承4,下端部设有四个驻动件连接螺孔101。锥体镶硬质合金,安装在径向旋转轴上,所述锥体组件在工件的同一轴心线上、所述工件的定位基面是在工件的倒角面实现、所述工件运动是通过液压动力做纵向进退。通过锥体组件与工件同步旋转,锥体镶硬质合金面与工件倒角面接触定位,有效保护好工件其它精加工表面的质量,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利达汽车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利达汽车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0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