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线材风冷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10343.9 | 申请日: | 2014-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9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J3/00 | 分类号: | F24J3/00;F22B1/1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张爱云 |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线材 风冷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速线材风冷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钢铁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由大变强的重要时期。面对中国钢铁行业微利特征更加显现,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等问题,降本增效、能源回收已成为钢铁企业提升效益的有效途径。在广大的高线生产线中,斯太尔摩风冷线其不仅损失能源,而且对车间工作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生产普通建筑用高线时吐丝机出口温度约850℃,集卷温度约300℃,每条双高线产量约200t/h,每条风冷线金属流通量为100t/h,每条风冷线区域平均散热量为44GJ/h,从余热利用的角度看,现场热能散失无法回收利用颇为可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线材风冷余热回收装置,具有烟气余热回收的功能,有利于钢铁厂节能减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速线材风冷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余热锅炉和设置在输送高线辊道的上方的集风罩,集风罩通过管道与余热锅炉进口相连,余热锅炉出口通过管道与输送高线轨道底部的风机相连。
从集风罩上方进入烟道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降温后从锅炉尾部排出,经过尾部烟道进入输送高线辊道底部的冷却风机重新加热进行循环;
为了对烟道内的流量进行检测和控制,所述集风罩上烟道均装有流量计和旁通调节阀;
为了提高烟气采集效率,所述集风罩将输送高线辊道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
为了降低风险,高温集风罩和低温集风罩上装有烟囱;
所述烟囱上装有截止阀,却具有快开功能;
所述余热锅炉为双压式余热锅炉;
本实用新型能够回收高线从850℃到300℃之间的显热,产生的蒸汽可供下游用户,为进一步实现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件1为余热锅炉;件2为输送高线辊道;件3为电磁阀;件4为截止阀、件5为旁通调节阀;件6为流量计;件7为烟囱;件8为高温集风罩;件9为低温集风罩;件10为冷却风机;件11为高速冷却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高速线材风冷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锅炉1、输送高线辊道2、高温集风罩8、低温集风罩9、冷却风机10、连接烟道、旁通烟道、连接烟道流量计6、旁通调节阀5和烟囱7。在输送高线辊道的上方装有集风罩8,集风罩8通过连接烟道与余热锅炉1进口相连,余热锅炉出口与输送高线轨道底部的风机相连。
工作时,吐丝机出口高温线材2温度为850℃左右,进入高温线材辊道后,辊道底部的冷却风机10对其鼓风冷却,沿辊道送料方向的线材温度由高至低,辊道出口线材温度降低至300℃。通过用集风罩分别把高温区和低温区的热风收集起来,收集的高低温热风通过管道分别送入余热锅炉1中,然后从余热锅炉尾部出来回到冷却风机的入口。当开始风温很低时,可以通过循环加热的方法把风温提高,达到合理的锅炉进口温度后开启锅炉水循环冷却系统,达到系统的稳定运行。集风罩上设有烟囱7,烟囱7上设有快开的截止阀4,当系统压力过高时,打开烟囱上的截止阀放出部分烟气。高温区烟囱与锅炉尾部烟道设有旁通烟道,当压力增加时通过旁通烟道上的旁通调节阀5将部分低温烟气放散。辊道的最后端设有一台高速冷却风机11,当出口线材温度过高时开启,保证线材最终的冷却温度。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03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