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小车式焊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0290.0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5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新飞船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2 | 分类号: | B23K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小车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控小车式焊接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船舶行业发展迅速,船厂要求各配套企业降低生产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配套。而完成这些要求的根本就是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人员费用支出。利用数控技术提高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缩短生产周期,是完成要求的一个方向。焊接广泛用于工业制造,而焊字,广泛应用于造船、海工行业,用凸起的焊接高度,标注船体甲板编号,起货机的安全载荷,系缆柱的拉力等,其优点是使用时间和设备同寿命,观察时立体感强,易于识别。目前国内完成这项工作的方法是用手工电弧焊手工焊接,少数公司用进口欧美的焊接机械手焊接。但这两种方式前者的缺点是效率低、质量差,后者的缺点是投入成本、维护费用高。
针对现有技术中船舶行业焊字设备存在的效率低、质量差,成本高、维护费用高等缺陷,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船舶行业焊字设备存在的效率低、质量差,成本高、维护费用高等缺陷,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小车式焊接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控小车式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X轴向轨道1;
移动小车2,设置于X轴向轨道1上,包括车体21、设置于车体21底部的车轮22以及驱动车轮22沿X轴向轨道1移动的X轴驱动电机23;
Y轴移动杆3,滑动连接于移动小车2的车体21上方,且与所述X轴向轨道1垂直;
Y轴驱动电机4,用于驱动Y轴移动杆3相对小车2的车体21沿Y轴向做线性移动;
焊枪枪把5,连接于所述Y轴移动杆3的端部,由Z轴驱动电机6控制开启或关闭;
PC机7,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分别与X轴驱动电机23、Y轴驱动电机4和Z轴驱动电机6连接,并控制其开启与关闭。
优选,所述焊枪枪把5的轴线与Y轴移动杆3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夹角为30°~45°。
进一步优选,所述Y轴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9;
所述Y轴移动杆3上固定设置有齿条;
所述齿轮9与齿条咬合,驱动齿条带动Y轴移动杆3沿Y轴向做线性移动。
进一步优选,所述Y轴驱动电机4与齿轮9之间连接有减速器8。
进一步优选,所述X轴驱动电机23设置于车体1内部。
进一步优选,所述X轴驱动电机23和Y轴驱动电机4均为步进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中的数控小车式焊接机,通过PC机接收控制信号,并通过PC机向X轴驱动电机、Y轴驱动电机发出移动指令,向Z轴驱动电机发出开启指令,各轴(X轴、Y轴)根据相应指令完成联动移动,并启动焊枪枪把实现平面数字、汉字、包括符号的CO2气体保护焊;适用于批量焊接,具有投入成本低、制造周期短、耗费人力少、焊接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数控小车式焊接机的侧视结构图;
图2为数控小车式焊接机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数控小车式焊接机的主视结构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结构图;
图5为焊枪枪把与Y轴移动杆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数控小车式焊接机,其包括X轴向轨道1,在X轴向轨道1上设置有移动小车2,其中,移动小车2包括车体21、设置于车体21底部的车轮22以及驱动车轮22沿X轴向轨道1移动的X轴驱动电机23,在车体21的上方滑动连接有Y轴移动杆3,且该Y轴移动杆3与X轴向轨道1垂直,在Y轴移动杆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Y轴移动杆3相对车体21沿Y轴向做线性移动的Y轴驱动电机4,在Y轴移动杆3的端部连接有用于焊接的焊枪枪把5,且该焊枪枪把5的开启与关闭由Z轴驱动电机6进行驱动控制,其中,X轴驱动电机23、Y轴驱动电机4和Z轴驱动电机6均与PC机7进行连接,且PC机7可以接收控制信号,PC机7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相应驱动电机进行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新飞船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新飞船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02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