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10248.9 | 申请日: | 2014-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0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李勇;陈汭;王磊;胡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 |
| 地址: | 610106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降低噪音的电机,具体的是通过防止磁钢与外壳之间的接触松动实现降低噪音的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利用电能驱动转子旋转的装置,其通常包括外壳,外壳内壁安装有多块磁钢,在磁钢形成的磁场中安装有转子绕组。给转子绕组通电后,绕组产生的电磁场与外围磁钢的磁场形成排斥力,促使转子旋转。由于转子高速旋转,电机在使用时会产生噪音的问题。传统的针对电机噪音降低的改进,都是从改善转子旋转的流畅度着手,例如:提高转子旋转时的平衡性;降低转子上的换向器与电刷之间的摩擦;改善转子与连接轴的配合关系和同轴度等。
尽管如此,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磁钢都是采用塑料支撑骨架和极靴不锈钢片固定在外壳内,这使得电机达到一定使用年限后,磁钢与电机外壳之间不能再达到原有的紧密配合而产生间隙,一旦电机运转,磁钢与外壳产生共振,噪音会再次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可以防止磁钢与电机外壳出现共振,进一步降低电机运行时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机,包括外壳和磁钢,所述磁钢安装在外壳的内壁,在外壳与磁钢之间设置有粘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壁与磁钢粘接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粘胶层的粘胶填充满凹槽内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方形、圆形、十字形、或横纵交错的网状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粘胶层为环氧树脂胶或丙烯酸酯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电机外壳和磁钢之间添加粘胶层,可以避免磁钢与电机外壳出现间隙,防止电机运行时磁钢与外壳发生共振,进一步降低电机运行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部件附图标号为:1-外壳、11-凹槽、2-粘胶层、3-磁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
电机,包括外壳1和磁钢3,所述磁钢3安装在外壳1的内壁,在外壳1与磁钢3之间设置有粘胶层2。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在外壳1与磁钢3之间设置有粘胶层2,粘胶层2的作用在于将磁钢3粘接在外壳1内壁,可以是完全采用粘接方式替代塑料支撑骨架或极靴不锈钢片的磁钢固定方式;或者是在已经使用塑料支撑骨架或极靴不锈钢片固定磁钢后再进一步设置粘胶层2对磁钢3和外壳1内壁进行粘接加固。
因此,可以避免电机长时间使用后,磁钢与外壳的原有的紧密配合失效,而发生磁钢与外壳共振的问题,进一步降低电机运行时的噪音。
此外,为了加强磁钢3与外壳1内壁的粘接强度,可以在所述外壳1的内壁与磁钢3粘接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11,所述粘胶层2的粘胶填充满凹槽11内的空间。如图1所示,由于在外壳1内壁增加了凹槽11,粘胶层2的粘胶与外壳1内壁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可以加强粘胶层2与外壳1内壁的粘接力。
所述凹槽11形状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圆形的凹槽,十字形的凹槽,或者横纵交错的网状凹槽,如图1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1为方形,方形的凹槽11,可以方便加工,粘接效果也不错。
粘胶层2所用的胶可以是环氧树脂胶或者丙烯酸酯胶等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02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胶产品固定治具
- 下一篇:核电站图模一体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