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轧辊缝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0144.8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4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史继伟;罗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10 | 分类号: | B21B27/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轧辊缝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热轧辊缝润滑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工艺措施在板带轧机上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其原理是在带钢进入轧机工作辊的辊缝之前,在工作辊上喷洒润滑物质,从而在轧辊与带钢的接触面上形成一层薄润滑膜,起到润滑轧制的作用,可以降低轧制压力,降低电耗,还能减少氧化铁皮的压入,改善带钢表面质量及内部结构,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工作辊表面氧化膜剥落,降低轧辊损耗、延长轧辊使用寿命,提高生产率。
但是,目前板带轧机上使用的辊缝润滑装置的喷油方式采用单一宽度,当轧制较窄规格的带钢时,工作辊的两侧会存在残余的润滑液,在带钢咬入工作辊之前,咬入所需要的摩擦力太小,不成正常咬入,带钢会因过度润滑而造成打滑,打滑事故不利于轧制的稳定性,而且会污染未过钢辊面,造成润滑油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解决根据轧制带钢宽度调节润滑液覆盖宽度引起的带钢咬入打滑和浪费润滑油等问题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热轧辊缝润滑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热轧辊缝润滑装置,包括进水管、进油管、油水混合器和喷射系统,所述进水管与油水混合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进油管与油水混合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喷射系统包括喷射梁、以及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喷射梁上的喷嘴,该装置还包括气动集成块、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气动集成块上设有五个接口,其中,第一接口与第一进气管连接,第二接口与第二进气管连接,第三接口与油水混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第四接口通过第一出口管路与喷射梁的中部连接,第五接口通过第二出口管路与喷射梁的两端连接,所述喷射梁的中部和两端之间分别设置有盲板,所述喷射梁的中部设置多个喷嘴,所述喷射梁的两端各设置至少一个喷嘴;当第一进气管内通入压缩空气时,气动集成块的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断开连通,当第二进气管内通入压缩空气时,气动集成块的第三接口与第五接口断开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中,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测压接头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测压接头与油水混合器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中,所述电磁阀设置在靠近油水混合器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中,所述油水混合器为静态油水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中,所述喷射梁的中部设置8个喷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中,所述喷射梁的两端各设置1个喷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中,所述气动集成块包括壳体、以及一对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芯轴,其中一个芯轴的一端与第一接口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接口连接,另一个芯轴的一端与第二接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五接口连接,所述壳体内位于第三接口的下方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通过开设于芯轴上的孔与芯轴连通,所述芯轴内设置有弹簧和活动销,所述弹簧在受力时带动活动销移动以断开芯轴与通道的连通。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气动集成块,通过控制与其连接的两个进气管内压缩空气的通入来控制气动集成块不同接口间的连通,使润滑液经不同的出口管道流出,从而起到根据轧制产品的宽度自由调整润滑宽度的目的,防止轧制较窄规格带钢引起的带钢咬入打滑现象,保证润滑质量,节油环保。
具体的,当轧制较宽规格带钢时,两个进气管均不通入压缩空气,气动集成块的第三接口分别与第四接口、第五接口连通,润滑液经两个出口管道流出,位于喷射梁中部和两端的喷嘴均喷射润滑液。
当轧制较窄规格带钢时,向第二进气管内通入压缩空气,而第一进气管不通,气动集成块的第三接口就与第五接口断开连通,而只与第四接口连通,此时润滑液经第一出口管道流出,只有位于喷射梁中部的喷嘴喷射润滑液,可以达到节油的目的,同时防止污染轧辊表面及周围环境。
进一步的,当要关停该装置时,同时向两个进气管内通入压缩空气,气动集成块的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第五接口均被截断,这种方式反应快,打开、关闭都及时,此时只有出口管路里的润滑液不可避免的流出,大部分润滑液被截留在气动集成块内及其之前的管路内,这样便于在带钢咬入及甩钢时及时停止润滑液的喷射,有效避免过早打开、关闭该装置引起的带钢咬入前打滑、污染带钢表面等弊端,反应快,打开、关闭都及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01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操作模式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及操作模式切换方法
- 下一篇:触控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