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闭环温度控制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09488.7 | 申请日: | 2014-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9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孟;赖华;赵润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闭环 温度 控制电路 | ||
1.一种双闭环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1)、控制输出电路(2)、温度测量电路(3)、电流测量电路(4)、键盘单元电路(5)、显示电路(6);其中单片机控制电路(1)分别与温度测量电路(3)、电流测量电路(4)、键盘单元电路(5)、显示电路(6)、控制输出电路(2)相连;控制输出电路(2)输出端与电流测量电路(4)组成串联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闭环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1)包括单片机U2、电阻R4、电阻R8、电阻R9、晶振X1、电容C1、电容C2;其中单片机U2的VCC端与直流电源VCC正极电性连接,单片机U2的GND端与地连接,单片机U2的RST端通过电阻串联接地,晶振X1并联在单片机U2的XTAL1和XTAL2两端,晶振X1两端分别通过电容C1、电容C2与地连接,电阻R8一端与直流电源VCC正极电性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电阻R9一端和单片机U2的RST2端电性连接,电阻R9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闭环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输出电路(2)包括电阻R1、光电耦合器U1、继电器J1、二极管D1;其中电阻R1一端与单片机U2的CCP端电性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1正极输入端连接,继电器J1输入端与光电耦合器U1正极输出端电性连接至直流电源VCC正极,二极管D1并联在继电器J1两端,并且二极管D1阴极与直流电源VCC正极电性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闭环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测量电路(3)包括数字温度传感器U3;其中数字温度传感器U3的VDD端与直流电源VCC正极电性连接,数字温度传感器U3的GND端与地连接,数字温度传感器U3的I/O端与单片机U2的I/O端口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闭环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测量电路(4)包括电流互感器T1、整流桥B1、电容C6、电容C7;其中电流互感器T1原边线圈与继电器J1输出端串联,电流互感器T1副边线圈与整流桥B1交流输入端电性连接,电容C6、电容C7组成并联电路结构,并并联在整流桥B1直流输出端两端,电容C6正极与单片机U2的ADC端口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闭环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单元电路(5)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开关K1、开关K2、开关K3、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其中电阻R5、电阻R6、电阻R7与直流电源VCC正极电性连接,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单片机U2的I/O端口电性连接,并且电阻R5、电阻R6、电阻R7还分别与开关K1、开关K2、开关K3组成串联电路结构,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分别并联在开关K1、开关K2、开关K3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闭环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电路(6)包括液晶显示屏LCD1、电位器R2、电阻R3、排阻RP1;其中液晶显示屏LCD1的VCC端与直流电源VCC正极电性连接;液晶显示屏LCD1的GND端和BG GND端与地连接;液晶显示屏LCD1的VO端通过电位器R2与地连接,液晶显示屏LCD1的DB端分别与排阻RP1及单片机U2的I/O端口一端电性连接,排阻RP1其他端均与直流电源VCC正极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94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