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密齿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9184.0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2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东联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英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挤散热器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密齿散热器。
背景技术
铝挤散热器在IT、电子等产业获得广泛应用,而如高密齿和太阳花一类高密齿散热器则是其中生产难度最高的代表,具有高附加值,一般的铝型材厂家没有能力生产。铝合金散热器安装在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里起散热作用,紧贴电子元件,将电子元件运行中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保证电子元件运行的稳定性,而电子设备的空间极为有限,往往是将就现存的空间大小和形状,所以散热器的形状和大小不统一,奇形怪状,散热片很薄且密,这样才能保证散热面积和安装,特殊的要求和特定环境下设计出来的型材增加了生产的难度,多年来,一般的生产企业都敬而远之,不愿开发。高密齿和太阳花散热器由于其齿距小、齿高比(齿距系数)大,极易偏齿、断齿和堵模,给模具设计制造和挤压生产带来极大困难,故特殊的模具设计思路、精巧的制模再配以挤压工艺诀窍,成为生产合格产品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高效、结构紧凑的高密齿散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密齿散热器,包括一散热基座和多个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散热定位组件;所述多个散热鳍片和散热定位组件均以所述散热基座为中心,呈螺旋放射状分布在所述散热基座上;所述散热鳍片的厚度为0.4~0.8mm,长度为26~28mm。
所述多个散热定位组件均匀分布成四个区域,其中任一区域按顺时针方向设有第一散热定位杆,在第一散热定位杆的逆时针方向设有第二散热定位杆;在第一散热定位杆与第二散热定位杆之间设有散热鳍片。
各散热定位杆的端部均设有定位突爪。
所述定位突爪的整体轮廓呈半圆弧形。
所述定位突爪的内侧面设有螺纹。
所述散热基座为铝质散热基座。
所述散热鳍片为铝质散热鳍片。
所述散热定位杆为铝质散热定位杆。
所述散热基座、散热鳍片和散热定位杆为一体挤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器因散热鳍片设置不合理,而导致整体散热效果不理想且造成材料浪费严重问题。本高密齿散热器各散热鳍片间距保持一致,保持散热通风以增强散热效果;此外,在散热基座上的多个散热定位杆保证了本高密齿散热器稳固装配在电子电器元件上。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基座 2.散热鳍片 3.第一散热定位杆
4.第二散热定位杆 5.定位突爪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密齿散热器,包括一散热基座1和多个散热鳍片2,其还包括散热定位组件;所述多个散热鳍片2和散热定位组件均以所述散热基座1为中心,呈螺旋放射状分布在所述散热基座1上;所述散热鳍片2的厚度为0.4~0.8mm,长度为26~28mm。多个散热鳍片2在散热基座1均匀分布成四个散热区。
散热鳍片2之间根处的间距不大于0.6mm,散热鳍片2之间尖处的间距不大于2.5mm。
所述多个散热定位组件均匀分布成四个区域,其中任一区域按顺时针方向设有第一散热定位杆3,在第一散热定位杆3的逆时针方向设有第二散热定位杆4;在第一散热定位杆3与第二散热定位杆4之间设有散热鳍片2。
各散热定位杆(3,4)的端部均设有定位突爪5。
所述定位突爪5的整体轮廓呈半圆弧形。
所述定位突爪5的内侧面设有螺纹。
所述散热基座1为铝质散热基座。
所述散热鳍片2为铝质散热鳍片。
所述散热定位杆(3,4)为铝质散热定位杆。
所述散热基座1、散热鳍片2和散热定位杆(3,4)为一体挤压成型。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器因散热鳍片设置不合理,而导致整体散热效果不理想且造成材料浪费严重问题。本高密齿散热器各散热鳍片2间距保持一致,保持散热通风以增强散热效果;此外,在散热基座1上的多个散热定位杆保证了本高密齿散热器稳固装配在电子电器元件上。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结构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方式,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东联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东联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91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线线芯绝缘层缠绕装置
- 下一篇:室内用铝合金导体光纤复合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