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计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9080.X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0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业;张冠珠;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21/86 | 分类号: | G06F21/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计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盗计算机。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了,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处理和储存海量的信息,计算机在被盗或再次出售的时候,因信息丢失造成的损失不容小觑。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各种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盗计算机,能防止数据被盗,有效保护信息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盗计算机,包括防盗外壳、一对防盗固定底座、计算机本体、多根滑槽、多个紧固件、多个固定件及密码锁盘;所述的防盗外壳设有防盗内腔,所述的计算机本体嵌入在所述的防盗内腔内,所述的一对防盗固定底座分别设置在所述的防盗外壳的外壁上,位于所述的防盗外壳的底端两侧,所述的一对防盗固定底座与所述的防盗外壳是一体结构,所述的一对防盗固定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面或墙面上,所述的防盗固定底座呈“L”形;所述的多根滑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的防盗内腔的顶端和底端,包围在所述的计算机本体的外圈,所述的多个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的多根滑槽滑动接触,所述的多个紧固件分别位于所述的计算机本体的上端两侧及下端两侧,所述的计算机本体通过所述的多个紧固件夹紧固定在所述的防盗内腔内,所述的多个固定件分别连接所述的防盗外壳及多个紧固件;所述的密码锁盘设置在所述的计算机本体的前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盗外壳的后端上部设有计算机接口槽,所述的计算机接口槽呈矩形结构,位于所述的计算机本体的后端接口处。
优选地,所述的防盗外壳的后端下部及两侧部上分别设有散热网罩。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对防盗固定底座上分别设有声光警报器,所述的声光警报器与所述的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防盗计算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将计算机固定安装在某处,通过嵌装的防止计算机被强行拆卸和偷盗,有效保护计算机内的信息数据。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盗计算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盗计算机的后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防盗外壳
2 防盗固定底座
21 螺栓
3 计算机本体
4 滑槽
5 紧固件
6 固定件
7 密码锁盘
8 防盗内腔
9 计算机接口槽
10 散热网罩
11 声光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防盗计算机,包括防盗外壳1、一对防盗固定底座2、计算机本体3、多根滑槽4、多个紧固件5、多个固定件6及密码锁盘7;所述的防盗外壳1设有防盗内腔8,所述的计算机本体3嵌入在所述的防盗内腔8内,所述的一对防盗固定底座2分别设置在所述的防盗外壳1的外壁上,位于所述的防盗外壳1的底端两侧,所述的一对防盗固定底座2与所述的防盗外壳1是一体结构,所述的一对防盗固定底座2通过螺栓21固定连接在底面或墙面上,所述的防盗固定底座2呈“L”形,可有效固定防盗外壳1,防止被盗;所述的多根滑槽4分别设置在所述的防盗内腔8的顶端和底端,包围在所述的计算机本体3的外圈,所述的多个紧固件5分别与所述的多根滑槽4滑动接触,所述的多个紧固件5分别位于所述的计算机本体3的上端两侧及下端两侧,所述的计算机本体3通过所述的多个紧固件5夹紧固定在所述的防盗内腔8内,所述的多个固定件6分别连接所述的防盗外壳1及多个紧固件5,计算机本体3放入防盗内腔8后,滑动紧固件5使其夹紧计算机本体3,在通过固定件6固定紧固件5的位置,防止计算机本体3滑动,可有效防止计算机本体3被抽出防盗内腔8;所述的密码锁盘7设置在所述的计算机本体3的前盖上,即使计算机本体3被取出,其侧盖通过密码锁盘7锁定,无法取出内部的硬盘等数据存储元件,有效保护信息。
所述的防盗外壳1的后端上部设有计算机接口槽9,所述的计算机接口槽9呈矩形结构,位于所述的计算机本体3的后端接口处,不影响计算机本体3的后端接口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职业学院,未经滨州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90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