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挤压式榨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8929.1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8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宇超 |
主分类号: | B30B9/04 | 分类号: | B30B9/04;B30B15/3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榨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挤压式榨汁装置,尤指一种兼具挤压式设计榨汁较完全、倾斜式底座出液相当方便,与出渣设计相当便利的挤压式榨汁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厨余多半为固、液混杂,在回收上使用相当不便。故,目前有固、液分离装置,原则上为两种设计:
第一是沥汁设计。亦即,在厨余桶内设置滤网(架),将厨余倾倒(堆积)在滤网上,任其沥出内含汁,但这样的方式,由于有的厨余吸水性强,所以能达到的固、液分离效果相当差。
第二是离心设计。此方式将厨余进行离心脱水,可比沥汁设计效果稍好。但当固态厨余量多时,水液仍可能被固态厨余挡住,而无法被分离出,所以,固、液分离效果仍有限。
目前市面上尚无利于进料、挤压榨压、退渣设计的装置。
有鉴于此,必需研发出可解决上述现有缺点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目前市面上尚无利于进料、挤压榨压、退渣设计的装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挤压式榨汁装置,其兼具挤压式设计榨汁较完全、倾斜式底座出液相当方便,与出渣设计相当便利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挤压式榨汁装置,包括:
一底座,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并包括:
一组高支撑柱,撑设于该底座的底部,并邻近该第一端;
一组低支撑柱,撑设于该底座的底部,并邻近该第二端;借此,使该底座的该第一端高该第二端一工作角度θ;
一底座顶面;
一底座底面,与该底座顶面概呈相互背对;
一泄液孔,贯穿该底座顶、底面,且邻近该第二端;
一榨汁槽,设于该底座顶面上;其具有概呈连通的一第一开口部、一第二开口部及一第三开口部;
一挤压装置,设于该底座顶面上,其包括:
一挤压动力部,具有一挤压连动杆,用以进行推动与拉回;
一挤压筒,具有一连结端部及一加压端部;该连结端部连结并受该挤压连动杆连动;该加压端部具有至少一出液孔;并用以伸入该第二开口部;
一出渣装置,包括:
一出渣动力部,具有一出渣连动杆,用以进行伸出与退回;
一出渣部,具有一出渣连结部及一出渣结构;该出渣连结部连结并受该出渣连动杆连动;该出渣结构用以封闭与开启该第三开口部;
借此,经该第一开口部对该榨汁槽进行供料;控制该挤压连动杆推动与拉回,连动该挤压筒于该第二开口部与该第三开口部之间,分别进行挤压与退回;挤压过程产生的汁液从该出液孔、该连结端部流入该顶座顶面,再经该泄液孔流出;并当挤压至邻近该第三开口部时,控制该出渣结构开启该第三开口部,即可退出挤压后的渣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兼具挤压式设计榨汁较完全、倾斜式底座出液相当方便,与出渣设计相当便利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A是图2的俯视图。
图3B是图3A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其它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剖视图。
图6是图2的侧视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料的示意图。
图7B是本实用新型的挤压过程之一的示意图。
图7C是本实用新型的挤压过程之二的示意图。
图7D是本实用新型的出屑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底座 10A第一端
10B第二端 11高支撑柱
12低支撑柱 13底座顶面
14底座底面 15泄液孔
20榨汁槽 21第一开口部
22第二开口部 23第三开口部
30挤压装置 31挤压动力部
311挤压连动杆 32挤压筒
321连结端部 322加压端部
32A出液孔 40出渣装置
41出渣动力部 411出渣连动杆
42出渣部 421出渣连结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宇超,未经赵宇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8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斗香制作模具
- 下一篇:带有转速调节装置的开式固定台压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