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线圈引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8885.2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3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昌;许百宏;魏嵘;孟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H01R4/4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40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线圈 引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线圈引出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为了给电机线圈供电,在电机线圈中会设计引出结构。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10200536226、公开日为2008年3月19日、名称为“同步电机线圈的生产方法”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电机线圈引出结构,该引出结构为焊接在线圈线头上的引出线。使用时将电源线的端部和引出线的端部同时通过螺母锁紧在电机外壳的接线柱上来实现线圈同电源线的连接。对于没有设计接线柱的电机则将电源线和引出线端部直接焊接在一起或缠绕在一起来实现线圈同电源线的连接。
现有的电机线圈引出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使用在没有接线柱的电机中时,如果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则存在连接不便的不足;如果通过缠绕的方式进行连接,在存在连接不可靠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方便且可靠的电机线圈引出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电机线圈引出结构不能够兼顾连接方便和连接可靠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电机线圈引出结构,包括引出线,所述引出线设有接线插套,所述接线插套包括基部,所述基部的一端设有抱箍、另一端设有插槽,所述抱箍抱接在所述引出线上,所述抱箍的中心线方向同所述插槽的插入方向交叉。使用时,将引出线按照现有的方式同电机线圈的线头连接在一起,将电源线的端部直接紧插在插槽,从而实现电源线同电机线圈的连接。插槽同电源线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将插槽设计为大小同电源线线径匹配的圆槽,将电源线绝缘皮剥离后直接插在插槽内来进行连接;另一种为将插槽设计为扁槽、在电源线的端部设计插片(插片为现有结构),通过将插片插入插槽中来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插槽包括连接于所述基部的承置板和设置于承置板对向两侧的两片压片,所述压片包括连接壁和夹紧壁,所述夹紧壁通过所述连接壁和所述承置片连接在一起。使用时,在电源线的端部设置扁平结构的插片,将插片插在插孔内,压片配合承置板夹紧在插片的厚度方向的两侧来实现电源线和型电机线圈的连接。该结构形式连接更加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承置板设有朝向所述插槽的内部拱起的跨接在所述两片压片之间的承置部,所述承置部延伸至所述插槽的进口端边缘。既能提高插槽的对电源线的夹持效果以提高连接可靠性、又能使得电源线端子插入插槽时更为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承置板设有若干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沿所述两片压片的分布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承置部。能够提高承置部的弹性连接效果,从而使得电源线插入时更加省力;在电源线插入部分的厚度不均匀的情况下、承置部也能够同电源线插入部分可靠地连接在一起,起到提高电气接触可靠性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夹紧壁为自由端朝向所述承置板弯折的弯曲结构,所述夹紧壁、连接壁和承置板之间围成插孔。将电源线插入插槽时省力。当电源线没有设置插片时,能够将电源线直接插在插孔内实现连接,进一步提高了使用时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基部设有阻挡在所述插槽出口端的限位凸起。能够防止电源线过渡插入而影响引出线和接线插套的连接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凸起为冲压结构。即节省材料、又能够起到通过接线插套的强度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抱箍、插槽和所述基部三者为一体结构。制作方便,接线插套各个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抱箍包括两片沿抱箍中心线方向分布的抱片,所述两片抱片之间形成形变槽。夹紧抱箍使抱箍变形而将引出线抱紧的过程,形变槽能够为抱片的变形提供空间,使得抱片能够更加可靠地抱紧在引出线上,从而起到提高引出线和接线插套之间的电气连接可靠性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抱箍的中心线方向同所述插槽的插入方向垂直。对向拉扯电源线和引出线时的防脱落效果最佳。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在引出线上预设接线插套,电源线以插接的方式同接线插套进线连接,连接时既方便又可靠;连接时不会产生焊渣;抱箍的中心线方向同所述插槽的插入方向交叉,对向拉扯电源线和引出线时,二者的连接处不容易产生分离现象,连接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88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乐器演奏功能的空中飞鼠
- 下一篇:带回答信号的电动刀架用发讯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