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箱托盘行走轮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8317.2 | 申请日: | 2014-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滕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箱 托盘 行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混凝土沉箱托盘的行走及支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箱托盘行走轮箱。
背景技术
目前,沉箱托盘是一种运输大型混凝土沉箱的专用托盘,但是,在某些限高工况下,现有技术中的行走轮箱不能实现托盘的行走、转向、支撑及落地功能,并且成本较高,车轮高度比较高,造成运输中的种种不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在主要解决目前现有技术存在以上不足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特别提出一种降低高度,节省成本,实现托盘的落地、转向、行走和支撑功能的沉箱托盘行走轮箱。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沉箱托盘行走轮箱,包括车轮、轮箱、轮箱架、液压缸、转向盘、回转支承、固定架、电液推杆构成,车轮安装在轮箱架上,轮箱架两端分别通过铰轴和液压缸与转向盘进行铰接,转向盘与固定架通过可以转动的回转支承进行联接,两端铰接的电液推杆分别与沉箱托盘和转向盘进行联接。
进一步,所述轮箱安装在沉箱托盘一端,沉箱托盘另一端安装两套不可转向的主动轮箱。
进一步,所述车轮为无轨运行钢质车轮。
进一步,所述车轮踏面喷涂一定厚度的聚氨酯工程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结构设置,本轮箱采用低净空机构设计,无轨运行钢质车轮喷塑聚氨酯工程塑料,降低了高度,并通过加宽车轮,实现小车轮承载大轮压的需求,设置一个液压缸和铰轴配合的结构,实现沉箱托盘的落地功能,节约了成本,本轮箱在此领域具有很大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轮箱收至沉箱托盘底部以上一定高度A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说明书附图,进一步的阐述本实用新型;
根据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沉箱托盘行走轮箱,包括车轮1、轮箱9、轮箱架2、液压缸3、转向盘4、回转支承5、固定架6、电液推杆8构成,车轮1安装在轮箱架2上,轮箱架2两端分别通过铰轴10和液压缸3与转向盘4进行铰接,转向盘4与固定架6通过可以转动的回转支承5进行联接,两端铰接的电液推杆8分别与沉箱托盘7和转向盘4进行联接,轮箱9安装在沉箱托盘7一端,沉箱托盘7另一端安装两套不可转向的主动轮箱9,车轮1为无轨运行钢质车轮1,车轮1踏面喷涂一定厚度的聚氨酯工程塑料。
本专利的工作原理:沉箱托盘是一种运输大型混凝土沉箱的专用托盘,混凝土沉箱重量可达3000t,为上下透空结构,搁置在托盘上,沉箱托盘7厚度0.7m,自重达240t,运输混凝土沉箱时,沉箱托盘7下部近似等距离放置若干根气囊。通过气囊牵引,来实现沉箱托盘7与沉箱的移动。本行走轮箱9安装在沉箱托盘7一端,共两套。沉箱托盘7另一端安装两套不可转向的主动轮箱9(与本次申请专利的轮箱9不同之处在于无转向装置,增加驱动装置)。此四套轮箱9实现空载状态下沉箱托盘7的运行。因为工况的限制,现场无法安装轨道,为水泥硬化地面,并且沉箱托盘7运行时需要转向,故轮箱的车轮采用无轮缘设计。为降低轮踏面对地基的损坏,在车轮1踏面喷涂一定厚度的聚氨酯工程塑料,并加宽轮踏面,降低接地比压。工作时,混凝土沉箱放置在四个1m高的固定支撑台上,此时安装了本轮箱1的沉箱托盘7需要从别的工位运行至混凝土沉箱下部,正常工况下本轮箱9的液压缸3处于伸长状态,使沉箱托盘7离开地面一定距离,沉箱托盘7的高度小于0.9m以便进入混凝土沉箱的下部,沉箱托盘7运行时通过电液推杆的伸缩使轮箱在固定架内转动,实现自身的转向。当沉箱托盘7运行至混凝土沉箱下部时,安装在沉箱托盘四角的大吨位液压缸3将沉箱托盘与与沉箱一起顶起一定高度,使本轮箱悬空,此时为了使本轮箱不与放置在将要放置在沉箱托盘7底部的气囊干涉,本轮箱9的液压缸3收缩,使本轮箱9以其一端的铰轴10转动,实现轮箱9收至沉箱托盘7底部以上一定高度A的状态的功能(如图3)。然后,将若干根气囊放置在托盘底部。沉箱托盘四角大型液压缸3收缩,使沉箱托盘7与沉箱一起落至气囊上。通过气囊牵引,来实现沉箱托盘7与沉箱的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83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