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对开快速换刀的碎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8279.0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7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宇超 |
主分类号: | B27L11/00 | 分类号: | B27L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崔钢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开 快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可对开快速换刀的碎木装置,尤指一种兼具不需拆卸主体即可换刀、减少单一盖部的体积重量,及大幅减少更换刀具的时间与成本的可对开快速换刀的碎木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9,传统碎木装置包括:
一主体91,具有一入料部911、一加工部912及一出料部913,该入料部911、该加工部912及该出料部913概呈相互连通,该入料部911用以对该加工部912供料;该加工部912进行碎木加工后,从该出料部913排出;
一碎木刀具92,设于该加工部912内,用以进行碎木加工。
传统装置产生以下缺点:
[1]需拆卸主体才能换刀。传统装置的碎木刀具设于封闭的主体内,若欲换刀必需将主体拆开才能达成,相当不便。
[2]换刀费时费工。若是碎木加工进行到一半,刀具损毁,除必需停止碎木加工外,由于刀具无法露出主体,且与待进行碎木及部分已碎木完成的木料混合在一起,必需费时费工清除木料后,才能换刀。故,换刀费时费工。
有鉴于此,必需研发出可解决上述现有缺点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需拆卸主体才能换刀,与换刀费时费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对开快速换刀的碎木装置,其兼具不需拆卸主体即可换刀、减少单一盖部的体积重量,及大幅减少更换刀具的时间与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对开快速换刀的碎木装置,包括:
一主体,具有一入料部、一加工部及一出料部,该入料部、该加工部及该出料部概呈相互连通,该入料部用以对该加工部供料;该加工部进行碎木加工后,从该出料部排出,该加工部并具有一上开口;
一碎木刀具,设于该加工部内,用以进行碎木加工;该碎木刀具概呈对应该上开口;
一对盖部,枢接于该主体,并可于一相对盖合位置与一相对开启位置之间变换;当位于该相对盖合位置时,用以覆盖该上开口及该碎木刀具;当位于该相对开启位置时,用以开启该上开口,而可快速的拆、装该碎木刀具,达到对开快速换刀的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兼具不需拆卸主体即可换刀、减少单一盖部的体积重量,及大幅减少更换刀具的时间与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盖部呈相对盖合位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盖部呈相对开启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盖部呈相对开启位置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更换刀具的示意图。
图8A及图8B是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盖部呈相对盖合与相对开启的示意图。
图9是传统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91主体 11、911入料部
12、912加工部 121上开口
13、913出料部 13A下出料部
13B上出料部 20、92碎木刀具
21刀盘 211外露区域
22刀具 30盖部
31上端缘 32下端缘
33枢接部 P1相对盖合位置
P2相对开启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对开快速换刀的碎木装置,其包括:
一主体10,具有一入料部11、一加工部12及一出料部13,该入料部11、该加工部12及该出料部13概呈相互连通,该入料部11用以对该加工部12供料;该加工部12进行碎木加工后,从该出料部13排出,该加工部12并具有一上开口121;
一碎木刀具20,设于该加工部12内,用以进行碎木加工;该碎木刀具20概呈对应该上开口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宇超,未经赵宇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8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电机磁瓦中心场的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毛竹剖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