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驾驶室与车身之间的减震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7595.6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0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湖县祥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108 | 分类号: | F16F7/108;B62D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51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室 车身 之间 减震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组件,特别是一种驾驶室与车身之间的减震组件,属于减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重型机械的橡胶减震器通常用圆形等规则形状的橡胶制成,此类减震器安装于驾驶室与车身之间,并用螺栓组件穿过减震器中心孔并拧紧,使该组件固定在驾驶室与车身之间。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某一侧过度磨损,从而使施加于整个减震器的振动力偏离减震器主轴方向,导致不能有效减震,对周围环境形成严重的噪声污染,甚至对生产生活构成威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保持同轴的分体设计的减震器,当设置在驾驶室与车身之间时,能有效减震并能延长减震器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驾驶室与车身之间的减震组件,包括橡胶减震主圈、橡胶减震副圈、螺栓套管,橡胶减震主圈内壁设有螺栓套管;橡胶减震主圈外壁制有三级台阶,从上至下依次为大台阶、中台阶、小台阶,该小台阶外缘直径略小于橡胶减震副圈的中心孔直径;中台阶制有小角度倒角,形成向小台阶方向凸出的环形坡面;橡胶减震副圈与橡胶减震主圈相接触部分于中心孔附近配合设有环形坡面,当橡胶减震主圈嵌套于橡胶减震副圈的中心孔时,该接触面为无缝贴合。
工作时,将橡胶减震主圈最上端卡在驾驶室与车身之间,将橡胶减震副圈套在橡胶减震主圈的小台阶上,然后用螺栓组件穿过压板、橡胶减震副圈中心孔、螺栓套管并拧紧,使该减震组件固定在驾驶室与车身之间并保持紧密贴合。一方面,通过将减震器设计成橡胶减震主圈、橡胶减震副圈的分体形式,使车身传递的振动力被分解为上下两个方向的振动力,使整个减震组件受力均匀,延长了减震组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橡胶减震主圈、橡胶减震副圈的接触面由相互配合的环形坡面构成,使整个减震组件在振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同轴,从而使施加于整个减震器的振动力保持在竖直方向上,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附图中,1为橡胶减震主圈,2为橡胶减震副圈,3为压板,4为螺栓套管,5为车身,6为螺栓组件,7为驾驶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橡胶减震主圈1、橡胶减震副圈2、螺栓套管4,橡胶减震主圈1内壁设有螺栓套管4;橡胶减震主圈1外壁制有三级台阶,从上至下依次为大台阶、中台阶、小台阶,该小台阶外缘直径略小于橡胶减震副圈2的中心孔直径;中台阶制有小角度倒角,形成向小台阶方向凸出的环形坡面;橡胶减震副圈2与橡胶减震主圈1相接触部分于中心孔附近配合设有环形坡面,当橡胶减震主圈1嵌套于橡胶减震副圈2的中心孔时,该接触面为无缝贴合。
工作时,将橡胶减震主圈1最上端卡在驾驶室7与车身5之间,将橡胶减震副圈2套在橡胶减震主圈1的小台阶上,然后用螺栓组件6穿过压板3、橡胶减震副圈2中心孔、螺栓套管4并拧紧,使该减震组件固定在驾驶室7与车身5之间并保持紧密贴合。一方面,通过将减震器设计成橡胶减震主圈1、橡胶减震副圈2的分体形式,使车身5传递的的振动力被分解为上下两个方向的振动力,使整个减震组件受力均匀,延长了减震组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橡胶减震主圈1、橡胶减震副圈2的接触面由相互配合的环形坡面构成,使整个减震组件在振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同轴,从而使施加于整个减震器的振动力保持在竖直方向上,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湖县祥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建湖县祥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7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梁起重机生产用挤压机水平夹持机构
- 下一篇:一种铁路预埋件焊接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