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临边结构混凝土墙式护栏施工工程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7473.7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5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红;王章忠;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混凝土 护栏 施工 工程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各类临边结构混凝土墙式护栏施工设备,尤其是一种公路桥梁防撞护栏及铁路桥梁挡渣墙混凝土施工工程车。
背景技术
各类临边结构混凝土防撞护栏施工过程中,难度较大的工序有外侧模板安装、拆除;表面修补、亮化等。尤其市政公路桥梁投入使用后的维护、检修、广告、美化等过程中,均涉及高处临边作业。如何保证作业过程中桥上、桥下人员等安全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特别在跨越既有铁路、公路、通航河道、人员密集区时,必须保证施工过程中无物体坠落。一般解决办法为:1、施工区设置防护棚架施工;2、落地式整体支架(满堂支架)施工;3、采用吊具施工,但作业区需人工防护,疏导交通等。以上措施均有不同程度不足之处。首先,均受地形条件限制,在跨越通航河流时均不能实施;其次,现场实施受影响较大,因与铁路、公路、航道运营或老百姓日常生活冲突,协调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其三,跨越铁路需要点施工,跨越公路、航道及人员密集区均需疏导交通并组织防护。施工成本高,防护效果差,影响周期长,施工效率低,组织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边结构混凝土墙式护栏施工工程车,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制作和使用简便快捷、可以根据护栏高度,护栏节段施工长度等对本实用新型高度、长度等进行无极调节,施工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临边结构混凝土墙式护栏施工工程车,包括车体骨架、在车体骨架下端设有行走轮,行走轮上装有导向杆,导向杆与导向手柄连接,在车体骨架上还设有配重箱和工具箱,在车体骨架上端还设有手拉葫芦。所述的车体骨架采用多根脚手架钢管拼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边结构混凝土墙式护栏施工工程车,车体骨架采用多根脚手架钢管拼接而成,在利用本实用新型对混凝土墙式护栏施工时高度可调,可跨越既有铁路、公路、通航河道、人员密集区等场所,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模板吊运,所使用各类材料均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可重复使用的特点,本装置操作简便快捷,使用安全,可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临边结构混凝土墙式护栏施工工程车,包括车体骨架1、在车体骨架1下端设有行走轮2,行走轮2上装有导向杆6,导向杆6与导向手柄3连接,在车体骨架1上还设有配重箱7,在车体骨架1上端还设有手拉葫芦5。车体骨架1上还设有工具箱4。车体骨架1采用多根脚手架钢管拼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车体骨架1可采用Φ42mm脚手架钢管及配套扣件制作。使用前,先在工作平台上进行测试,根据需起吊的如模板8重量确定配重量箱7的重量。使用时,先对需施工混凝土墙式护栏部位9用水泥砂浆找平,待终凝后,对混凝土墙式护栏具体施工部位进行精确放样, 通过本实用新型上的手拉葫芦5起吊模板8,人工推行本装置,通过导向手柄3及导向杆6控制行进方向,将模板8吊运至施工部位,该部位混凝土墙式护栏施工完成后,利用行走轮2可将吊装置的模板8移至下一工作面处继续施工。使用完成后,对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材料Φ42mm脚手架钢管及配套扣件、手拉葫芦等可进行回收利用至其他项目。
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快捷,使用安全,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74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