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驻车制动器棘爪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7059.6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顾振宇;王志明;赵成福;梅相楠;赵雪松;卢新田;王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4 | 分类号: | F16H63/34;F16D65/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离合器 自动变速器 制动器 棘爪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驻车制动器棘爪总成,属于汽车制造业的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发展以及非专业驾驶员数量的急剧增加,汽车自动变速器正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现在的汽车自动变速器主要有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T),无级变速器(CVT)和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
在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中,变速器各挡位主动齿轮按奇、偶数挡位分别与输入轴上设置的两个离合器C1、C2连接,离合器C1、C2交替传递动力以实现挡位切换。
DCT工作时,车辆先以某个挡位运行,自动变速器电控单元(TCU)根据相关传感器的信号判断即将进入工作的下一挡位,因该挡位离合器分离还未传递动力,故指令液压控制电磁阀十分方便的控制换挡执行机构,预先啮合这一挡位,在车辆运行达到换挡点时,只需要将正在工作的离合器分离,同时将另一个离合器接合,则使汽车以下一个挡位行驶。在换挡过程中,发动机的动力始终不断的被传递到车轮,所以这样完成的换挡过程为动力换挡。车辆实现了动力换挡过程,将极大的提高换挡舒适性,同时也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使车辆油耗和排放等方面有所改善。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驻车制动器棘爪总成具有保证P挡接合和分离的功用。当P挡接合时,驻车凸轮通过推动驻车棘爪,将其推入驻车齿轮齿槽中,实现驻车状态;当P挡分离时,驻车凸轮向后移动,保证驻车棘爪从驻车齿轮中脱离,实现解除驻车功能。目前结构接触处都采用滑动摩擦,造成换挡力大,换挡手感不好等缺点。本专利驻车棘爪采用滚轮结构,减小了接触处的摩擦阻力,有利于提高换挡手感,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和工作可靠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驻车制动器棘爪总成,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和工作可靠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驻车制动器棘爪总成,由驻车棘爪,销轴和滚轮组成;其特征在于:驻车棘爪上部装有滚轮,销轴与驻车棘爪采用过盈连接;滚轮与销轴采用间隙配合,滚轮可在销轴上转动。
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是由于驻车棘爪和驻车凸轮之间的接触表面由以往的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这样就极大地减小了摩擦阻力,有利于减小驻车结合和分离时的换挡力,改善换挡手感,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和工作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驻车制动器棘爪总成,由驻车棘爪1,销轴2和滚轮3组成,其特征在于:驻车棘爪1上部装有滚轮3,销轴2与驻车棘爪1采用过盈连接;滚轮3与销轴2采用间隙配合,滚轮3可在销轴2上转动。工作时, 当P挡接合时,驻车凸轮通过推动驻车棘爪,将其推入驻车齿轮齿槽中,实现驻车状态;当P挡分离时,驻车凸轮向后移动,保证驻车棘爪从驻车齿轮中脱离,实现解除驻车功能。由于驻车棘爪和驻车凸轮之间的接触表面由原来的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这样就极大地减小了摩擦阻力,有利于减小驻车结合和分离时的换挡力,改善换挡手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7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