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SUV传动轴装置中具有高承载、耐磨损的星形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6964.X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6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顾继鑫;王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22 | 分类号: | F16D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席虹岩 |
地址: | 20182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suv 传动轴 装置 具有 承载 耐磨 星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传动轴装置中星形套,尤其涉及该星形套的内球道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球叉式传动装置,采用主动叉,从动叉等部件;压力装配,拆装不方便。由于只有两个钢球传力,当反转时,转向不灵活、有间隙、噪音大;而且钢球与曲面凹槽单位压力大,易磨损及震动大,遇到高载荷时,容易断裂磨损,影响安全与使用寿命,不利于现代工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SUV传动轴装置中具有高承载、耐磨损的星形套,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与汽车传动轴相配的内圆;在所述的内圆的外侧均匀分布8个球面状;所述内圆的上平面为一定位基准平面;所述球面状的下平面为一底平面;每2个球面状之间形成4个第一内球道或者4个第二内球道;所述的第一内球道和第二内球道交叉分布;所述第一内球道和第二内球道的形状为上、下分别为两个中心的直线形凹槽;所述直线形凹槽中双中心直线球道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内球道中心在本体(星形套)的下半部分;所述第二内球道中心在本体(星形套)的上半部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有双中心直线球道一体的综合型八球道同时均匀的参与传动,交叉形球道可随角度的变化而应变,而单个直线球道可以做轴向移动,节省了传动装置中的滑动花键,这样就适应了夹角和距离同时变化的需要,其作用是传动轴两端的夹角相等,保证输出与输入轴的瞬时角速度相等,八球道又由十字交叉形式,更能使传动轴在传力过程中发挥更强的作用,故承载能力加强,适用于SUV用高承载、耐磨损,结构更加紧凑,拆装方便,寿命长更安全,也可用于各种重型型号、排量大及高档的转向传动装置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B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2、图3、图4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与汽车传动轴相配的内圆1;在所述的内圆1的外侧均匀分布8个球面状2;所述内圆1的上平面为一定位基准平面3;所述球面状2的下平面为一底平面5;每2个球面状2之间形成4个第一内球道4或者4个第二内球道6;所述的第一内球道4和第二内球道6交叉分布;所述第一内球道4和第二内球道6的形状为上、下分别为两个中心的直线形凹槽;所述直线形凹槽中双中心直线球道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内球道4中心在本体(星形套)的下半部分;所述第二内球道6中心在本体(星形套)的上半部分。
本实用新型中其外表面有八条凹槽,形成两种不同中心直线混合内球道,八个钢球分别装在八个内球道所对应的空间里,并被球笼限定在同一个交叉平面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动力由汽车传动轴、钢球及外星轮输出。由于变速器输出轴与驱动轴主减速器输入轴之间的夹角和距离发生变化,因此要用应变装置解决,而双中心直线球道一体的综合型八球道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钢球与球型及直球道混合球道之间容许较大角位移,能消除主动轴与从动轴瞬时角速度不同步而引起的扭转振动,确保两轴转速的同步,并始终保持着等速性。而八球道双中心直线球道的加工一次磨销成型,在变速转动及有激烈冲击载荷时能承受较大接触应力,顺畅的球面接触解决了滚动造成的麻坑、剥落和点蚀,接触情况依然良好能承受高承载、耐磨损。八球道双中心直线球道结构是无极变速动力传递过程中的必要结构,其接触应力与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工作可靠性。八球道双中心直线球道可随时改变传动轴线的方向,因有八球道双中心直线球道同时均匀的参与传动,故角位移大,回转,转向灵活自如,故承载能力加强,结构更加紧凑,更耐磨损,拆装方便,寿命长及可用于各种重型型号、排量大及高档的转向传动装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69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煤热解窑用调速装置及调速方法
- 下一篇:重载汽车校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