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挽外激励式射流振荡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6761.0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8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邹久朋;胡大鹏;代玉强;朱彻;刘培启;张礼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1/08 | 分类号: | B05B1/08;F25B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挽外 激励 射流 振荡 发生器 | ||
1.一种推挽外激励式射流振荡发生器,包括机体(5),上盖板(1)、底板(8)、压力流体入口管(4)、激励流入口管A(2)和激励流入口管B(3),在机体(5)上,对称于其中轴线,开有深度最大值为机体全厚度的流体缓冲腔(13)、喷嘴流道(15)、主射流流道(17),和对称的分叉流道A(21)与分叉流道B(24);其特征在于:主射流流道(17)的左、右两侧壁,对称开有垂直激励口A(10)和垂直激励口B(19)、垂直激励导入流道A(9)和垂直激励导入流道B(18);喷嘴流道(15)出口的左、右两侧,对称开有平行激励口A(11)和平行激励口B(16)、平行激励导入流道A(12)和平行激励导入流道B(14);上盖板(1)在与垂直激励导入流道A(9)和垂直激励导入流道B(18)外端的投影重合位置,对称安装一对激励流入口管A(2)和激励流入口管B(3),两管的内开口分别与垂直激励导入流道A(9)和垂直激励导入流道B(18)连通;又在底板(8)与机体(5)上的垂直激励导入流道A(9)、垂直激励导入流道B(18)的外端、和平行激励导入流道A(12)、平行激励导入流道B(14)外端的投影重合位置,分别对称地钻一对通孔,共两对四个通孔均与各自的轴向投影所对位的机体(5)上的各个导入流道相通;四个通孔的两两之间,在底板(8)的外部用两根平行激励流导入管A(6)和平行激励流导入管B(7),进行跨越流道对称轴的左、右斜交叉互连,使左侧的垂直激励导入流道A(9)与右侧的平行激励导入流道B(14)相通,右侧的垂直激励导入流道B(18)与左侧的平行激励导入流道A(12)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挽外激励式射流振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机体(5)上加工出对称的分叉流道A(21)、分叉流道B(24)之后,形成楔形的固体壁分流劈(20);分叉流道A(21)和分叉流道B(24)为等截面直流道或宽度渐缩的锥流道,数量为2~6条,其流道宽度为喷嘴流道(15)出口宽度的1.1~5倍,高度即深度与主射流流道(17)相等,为喷嘴流道(15)出口高度即深度的0.9~2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挽外激励式射流振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喷嘴流道(15)为渐缩式流道,其出口宽度和高度根据射流流量而定,宽度范围为1~100毫米, 高度即深度范围为1~200毫米。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推挽外激励式射流振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其主射流流道(17)的宽度,为喷嘴流道(15)出口宽度的1.1~4倍,主射流流道(17)的长度,为喷嘴流道(15)出口宽度的2~20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挽外激励式射流振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主射流流道(17)的左、右两边侧壁上,对称开设的垂直激励口A(10)和垂直激励口B(19),其口高度等于或小于主射流流道(17)的高度,其口宽度为喷嘴流道(15)出口宽度的0.05~0.5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挽外激励式射流振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喷嘴流道(15)出口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的平行激励口A(11)和平行激励口B(16),其口高度等于或小于主射流流道(17)的高度,其口宽度为喷嘴流道(15)出口宽度的0.05~0.5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挽外激励式射流振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喷嘴流道(15)出口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的平行激励口A(11)和平行激励口B(16),其口高度等于或小于主射流流道(17)的高度,其口宽度为喷嘴流道(15)出口宽度的0.05~0.5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挽外激励式射流振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主射流流道(17)的左、右两边侧壁上对称开设的垂直激励口A(10)和垂直激励口B(19),与喷嘴流道(15)出口的距离,为主射流流道(17)长度的3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67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方位调节电位器
- 下一篇:一种超高频RFID读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