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疏水冷却器回热系统及发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6720.1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7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申松林;黄家运;施刚夜;姚君;朱宏飞;李广会;都立国;文亦玮;汤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22D1/32 | 分类号: | F22D1/32;F22D1/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蔡继清;翁霞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疏水 冷却器 系统 发电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具体涉及火力发电设备中的回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用汽轮机发电厂的回热系统中,相邻两级低压加热器之间,尤其是末两级低压加热器3-1和3-2采用逐级自流疏水方式,在次末级低压加热器3-2疏水冷却段内利用疏水加热主凝结水,如图1所示,从而回收热量,达到提高机组热经济性的目的。
然而,国内目前运行的很多亚临界和超临界机组,末两级低压加热器多存在疏水不畅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这两级低压加热器之间的压差过小,导致该压差不足以克服疏水管道及相应阀门的阻力),许多机组在正常运行或低负荷运行阶段,均需要长时间开启危急疏水阀,造成了热量损失,降低了机组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压力相对低的低压疏水冷却器回热系统,在提高热力系统效率的同时,降低设备和管系的造价,且不增加凝结水泵的运行功率,提高投资收益率,扩大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压疏水冷却器回热系统,所述回热系统包括凝汽器、除氧器和多级低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系统还包括低压疏水冷却器,其中
所述低压疏水冷却器的高温疏水入口经由管道与多级低压加热器中的所述一级低压加热器的疏水出口连接,所述多级低压加热器中的所述一级低压加热器的疏水经所述低压疏水冷却器冷却后排入所述凝汽器或另一级压力温度匹配的低压加热器;
所述多级低压加热器中的所述一级低压加热器的下一级低压加热器的疏水的一部分与所述低压疏水冷却器的低温疏水入口流体连通,所述低压疏水冷却器与该下一级低压加热器流体连通以用加热汽化后的疏水来加热凝结水,所述多级低压加热器中的所述一级低压加热器的下一级低压加热器的疏水的另一部分与再下一级低压加热器或凝汽器流体连通以使得该疏水的另一部分自流至所述再下一级低压加热器或凝汽器。
优选地,所述低压疏水冷却器的高温疏水入口与所述多级低压加热器中的所述一级低压加热器的疏水出口之间通过管道直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多级低压加热器中的所述一级低压加热器是所述回热系统的次末级低压加热器,所述多级低压加热器中的所述一级低压加热器的下一级低压加热器是所述回热系统的末级低压加热器。
优选地,所述末级低压加热器的疏水的一部分经由管道和疏水阀连通至所述凝汽器,所述末级低压加热器的疏水的另一部分经由另一管道和另一疏水阀连通至所述低压疏水冷却器的低温疏水入口。
优选地,所述低压疏水冷却器设置在存在着疏水不畅的两级低压加热器之间。
优选地,所述低压加热器的运行压力低于0.2MPa(a)。
优选地,所述低压疏水冷却器的运行压力低于0.2MPa(a)。
优选地,所述低压疏水冷却器的布置位置低于所述低压加热器的布置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该发电机组包含上述的低压疏水冷却器回热系统。
优选地,所述发电机组是亚临界发电机组、超临界发电机组或超超临界发电机组。
本实用新型的疏水系统利用了低压加热器疏水的热量,通过低压疏水冷却器系统,加热压力较低的低压加热器的的疏水,疏水被加热汽化后,产生的蒸汽引回至低压加热器,达到间接加热凝结水、减少抽汽量、提高机组经济性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逐级自流疏水回热系统的系统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低压疏水冷却器回热系统的系统流程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低压疏水冷却器回热系统的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本文中,“上一级低压加热器”、“下一级低压加热器”指的是回热系统中,沿凝结水的流动方向,相比于某一级低压加热器,在更靠近凝汽器位置的一级低压加热器称为“下一级低压加热器”,在更远离凝汽器位置的一级低压加热器称为“上一级低压加热器”。
术语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6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钐掺杂钨酸盐基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薄膜材料用收卷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