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屋面防水保温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06589.9 | 申请日: | 2014-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3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信会鹏;徐爽;陈星;魏中华;朱浮声;廉蕊;张松;张凌瑀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金铠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1/02 | 分类号: | E04D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张军贵 |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屋面 防水 保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屋面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化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在屋面工程实践中,常用屋面构造一般由基底砂浆找平层、防水材料隔汽层、板块铺设保温层、轻质混凝土找坡层、砂浆找平层、卷材防水层、刚性保护层等组成,并在保温找坡层中设置排汽道、排汽管等排汽构造。防水层易老化、易损坏和保温层性能衰减一直是困扰建筑界的老大难问题。
首先,由于保温层、隔汽层、找坡层之间和保温板块之间存在大量空隙,而且排汽道和排汽管的排汽能力较弱,施工过程留水、防水局部渗漏、温差导致内结露等形成的水汽长期滞留在空隙中,不但降低了保温找坡层的保温性能,而且冬季易发冻胀,夏季易发气胀,从而损伤防水层。在防水层出现损伤后,更多雨水进入保温层空隙,再引发更严重的冻胀、气胀,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由于屋面采用多层复合构造,抗压性、耐久度较差的保温找坡层无法对防水层提供稳定、持久的支撑,在构造应力、楼体变形、外力冲击等情况下,防水层极易损坏。
最后,常用的卷材防水层一般寿命期仅10年左右,自身的老化、易损问题突出,屋面漏水问题更为严重,需要经常维修和定期更换,与建筑物50年以上的寿命期极不匹配。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屋面结构,能解决屋面构造层次复杂、保温防水效果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屋面防水保温结构,使得能够简化屋面结构,实现保温防水一体化,降低建造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体化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包括铺设于屋面基面上的架空板及铺设于所述架空板上的防水保温材料,所述架空板间接缝及其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架空板具有多个落地凹脚。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落地凹脚之间架空连接以形成相贯通的空腔。
作为优选,所述架空板由防水性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保温材料是防水性保温浆料浇注在所述架空板上而成。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防水性保温浆料包括泡沫混凝土、胶粉聚苯颗粒浆料、珍珠岩砂浆、玻化微珠砂浆和泡粒混凝土中的一种。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防水性保温浆料的吸水率≤6%,憎水率≥90%,导热系数≤0.15w/(m·k)。
作为优选,所述屋面基面为楼板、找平层、找坡层或隔汽层。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屋面防水保温结构,通过架空板与防水保温材料的有机组合,将保温和防水构造合为一体;保温防水复合结构自成体系,不与楼板基面粘接,克服楼板应力对防水构造的破坏;架空板下的空腔具备排汽功能,能够保持楼面基层的干燥。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防水复合结构简化了屋面结构,整体性强,耐久性高,建造成本较低,施工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屋面防水保温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还示出了排汽管。
图2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使用的架空板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屋面基面 2-架空板 21-落地凹脚 22-空腔
3-防水保温材料 4-排汽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体化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屋面防水保温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还示出了排汽管。图2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包括铺设于屋面基面1上的架空板2及铺设于架空板2上的防水保温材料3,架空板2间接缝及其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密封连接。屋面基面1可以包括屋面楼板、找平层、找坡层或隔汽层等。密封连接可以为粘接、焊接或机械连接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金铠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金铠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65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