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动态电脱水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6415.2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曹振兴;崔新安;申明周;李朝发;李春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2 | 分类号: | C10G33/02;C10G3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动态 脱水 模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原油电脱水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可视动态电脱水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三次采油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原油性质较以往有很大变化,采出的原油出现乳化程度高、乳化类型复杂多变、原油中水含量普遍增加等现象。为满足原油外输要求,原油通常在采出后都需要进行脱水处理,而原油性质的这些变化无疑增加了电脱水的难度,容易造成电脱水设备电流超高、甚至跳闸,增加运输费用、输送过程中的动力消耗以及原油升温过程中的燃料消耗等。
生产现场解决问题一般多从温度、电场类型、电场分布、处理时间、流量等因素考虑优化现有的电脱水工艺参数。在专利《原油电脱水动态可视化模拟装置》(申请号为201320012540.2)中公开了一种电脱水可视化动态模拟装置,通过该装置可模拟原油在不同温度、流量、电场处理时间以及不同电极间距电场下脱水的装置,较其它专利增加了电脱参数的考察,并通过可视窗口观测脱水过程中油水界面层以及水相层的形成情况。但电脱水的过程比较复杂,影响电脱水的因素有很多,仅仅考虑这些是不全面的,例如电脱水罐内部的构件进油分布器的影响、进料在整个罐内的流态分布、电场布局以及电极构件的组成等都会影响到电脱水的最终脱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全面有效地评价原油电脱水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视动态电脱水模拟装置,该电脱水模拟装置在参数考察的基础上,不但实现了对整个电脱水过程的可视化观测,而且还可实现电脱水罐内部主要构件的更换模拟,进一步丰富电脱水工艺考察及设备改造的途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视动态电脱水模拟装置主要由原油加热罐、注水罐、混合搅拌加热罐、电脱水罐、高压电源、柱塞计量泵和回收罐组成;原油加热罐和注水罐通过各自管路上设置的柱塞计量泵分别与混合加热罐入口连接,混合加热罐出口与电脱水罐底部进口连接,电脱水罐出口外设回收罐;电脱水罐呈水平布置,左右两端设有封头,其右端封头上设有金属电极,高压电源与电脱水罐右端封头上的金属电极连接。
所述的电脱水罐的罐体整体采用耐高温玻璃,可实现罐内区域的无死角观察,实现油相、水相、油水界面的观测。
电脱水罐呈水平布置,其两端的封头采用平板封头,通过长螺栓固定连接。其中左端的封头为不锈钢材质,右端的封头为绝缘材质。不锈钢封头上设置有进油分配器和集油管,连接方式采用丝口,方便拆卸与更换;绝缘封头上设置有金属电极,连接方式采用开孔、螺栓固定,金属电极采用水平多层式结构,向左伸入电脱水罐玻璃罐体内部。电极的水平多层式结构有利于对罐内电场空间的布局。
本实用新型的最显著优势有以下几点:
一、采用平板封头,通过对内部构件进行合理的连接,增加了不同位置、不同类型内构件的更换模拟;
二、电极布局采用水平多层式结构,有利于电场空间的利用选择和场强大小强弱的操作;
三、电脱水罐体采用高温玻璃材质有利于实现无死角可视化观察,可同时观测罐内部的油相、水相及油水界面;
四、罐体与封头间采用长螺栓连接,利于拆卸组装;
五、原油和水的量采用柱塞计量泵独立控制,利于实现乳化液配比的实时调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动态电脱水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脱水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不锈钢封头上集油管、进油分配器和排水管的布置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绝缘封头上金属电极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1-原油加热罐,2-注水罐,3-混合搅拌加热罐,4-电脱水罐,5-高压电源,6-回收罐,7、17-柱塞计量泵,8-金属电极,9-集油管,10-进油分配器,11-长螺栓,12-玻璃罐体,13-排水管,14-长螺栓孔,15-不锈钢封头,16-绝缘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动态电脱水模拟装置主要由原油加热罐1、注水罐2、混合搅拌加热罐3、电脱水罐4、高压电源5、柱塞计量泵和回收罐6组成;原油加热罐1和注水罐2通过各自管路上设置的柱塞计量泵7和柱塞计量泵17分别与混合加热罐3入口连接,混合加热罐3出口与电脱水罐4底部进口连接,电脱水罐4呈水平布置,电脱水罐4顶部出口外设回收罐6;电脱水罐4呈水平布置,左右两端设有封头,其右端封头上设有金属电极,高压电源5与电脱水罐4右端封头上的金属电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64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彩色正弦结构光编码的实时三维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焦炭调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