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限制器的压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5849.0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1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邬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俊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制器 压铸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限制器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它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压铸模具就是一种专门用于压铸的模具。它通常由定模和动模组成,定模固定在压铸机压室一方的定模座板上,是金属液开始进入压铸模模腔的部分,也是压铸模模腔的所在部分之一。定模上有直浇道直接与压铸机的喷嘴或压室连接。动模固定在压铸机的动模座板上,随动模座板向左、右移动与定模分开和合拢,一般抽芯和铸件顶出机构设在其内。
在压铸的过程中,由于模腔内在液态金属进入之前是充满空气的,当液态金属被快速喷射入模腔以后,部分空气会残留在模腔内,导致液态金属中形成气孔,在金属冷却凝固后,这些气孔或者出现在工件表面影响平整度,或者在工件内部影响工件致密性,导致产品因为这些缺陷不合格。
现有技术中,在专利号为201280022838.X 的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中,申请人日本新东工业株式会社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通过该专利的权利要求书以及说明书可得知,该压铸模具包括有定模和动模,动模能够相对于定模接近以及分离,并且与定模一起在它们之间的接合面形成模腔;溢流槽,其以借助溢流浇口与模腔相连通的方式形成于定模和动模中的至少一者;多孔的透气构件,其以与溢流槽相连接的方式设于定模和动模中的至少一者,该透气构件能够不使溢流槽内的熔融金属通过而使气体透过;以及排气通路,其一端与透气构件的与溢流槽相反一侧的表面相连通,并且其另一端与定模的外部或动模的外部相连通。
上述专利中的压铸模具是通过在溢流槽外设置一个多孔的透气构件,该透气构件可以使得溢流槽内的气体排出而不使熔融金属通过,其具体方法在上述专利的说明书得到了公开——实际上是利用熔融金属从浇口流至溢流槽时的自然冷却,使得液态金属的粘性增加,因而不容易从透气构件的气孔中溢出,该压铸模具主要适用于铝压铸件,通过计算可知液态铝流至溢流槽时的温度已经冷却至600摄氏度以下,该温度下的液态铝不会溢到透气机构的气孔上堵塞气孔。但是,上述专利的压铸模具适用面较小,通过金属自然冷却提高粘性的方法受模具温度、压射压力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很大,因此一种规格的模具一般只适用于一种金属的压铸件,当用来压铸其他金属压铸件时,就无法适用,还是会存在排气不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以通过抽气机构抽出模腔内空气的限制器的压铸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限制器的压铸模具,包括有定模和可相对于所述定模分离或合拢的动模,当所述动模和所述定模合拢时,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的接合面之间形成有模腔,在所述定模上开设有溢流槽,所述模腔开设有溢流浇口,并通过所述溢流浇口与所述溢流槽相连通,所述定模上还固定有透气构件,所述透气构件上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一端与所述溢流槽相连,另一端通过开设在所述定模内的排气通路与定模外部相连通,其中,所述定模外设置有抽气机构,所述抽气机构上通过插接在所述排气通路中的气管与所述气孔连通。
采用这种结构的压铸模具,是在模具外设置一个抽气机构,该抽气机构通过气管与透气构件上的气孔相连,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模腔至溢流槽,再由溢流槽到透气构件,再到排气通路的一个气体流道,从而可以利用抽气机构将模腔中残存的空气抽出,为了防止将模腔中的液态金属抽出,该抽气机构的功率很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气管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在所述抽气机构上,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在所述透气构件上,并且在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端部固定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插接在所述气孔中且能将所述气孔密封。
采用这种结构的压铸模具,通过设置一个管接头,且该管接头可以将气孔密封,这样就可以防止液态金属由管接头与气孔之间的间隙中溢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管接头中设置有滤网。通常情况下,到达透气构件上的液态金属的粘性已经要远高于从浇口刚进入模腔时,设置一个滤网,滤网上的过滤孔较小,这样也可以防止液态金属进入到气管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所述气管为硬质气管。
由于气管需要经常在模具拔出或伸入,因此优选地选择硬质气管,方便气管在模具内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俊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俊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5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