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4792.2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7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谢包庚;廖卫红;吴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插座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信号端子组以及开关端子组。绝缘本体上开设有端子槽,所述信号端子组和开关端子组均收容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开设的端子槽内。所述开关端子组包括固定端子和活动端子,所述固定端子包括第一固持部、接触部以及第一焊接部,所述活动端子包括第二固持部、抵触部以及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固持部和第二固持部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子槽内,所述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伸出所述绝缘本体外,所述接触部和抵触部伸入所述绝缘本体内且相互可分离地抵触。当音频插头插入所述音频插座连接器时,所述音频插头与所述抵触部相接触并使得呈弹性结构的抵触部发生位移,进而使得所述抵触部与接触部相分离,从而达到控制电路导通或断开的功能。
但是,上述音频插座连接器的抵触部在受到挤压发生位移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永久变形,从而当音频插头拔出音频插座连接器时,抵触部无法回复到初始位置与固定端子的接触部抵触,进而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该音频插座连接器能防止音频插头与所述音频插座连接器插拔过程中因活动端子的抵触部发生变形而导致端子失效的情况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供一音频插头插入,其包括绝缘本体、信号端子组以及开关端子组。所述绝缘本体开设有插接孔,绝缘本体于插接孔的两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端子槽,若干端子槽包括信号端子槽和开关端子槽,开关端子槽包括固定端子槽以及活动端子槽,活动端子槽外侧槽壁上固设有至少一抵挡元件;所述信号端子组插设于信号端子槽内;所述开关端子组包括固定端子以及活动端子,固定端子固定插设于固定端子槽内,活动端子固定插设于活动端子槽内,所述活动端子具有竖直板状的第二固持部,第二固持部的一端圆弧弯折形成一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末端朝向第二固持部的方向延伸后相对第二固持部向内拱起形成一弹性部,弹性部末端继续延伸形成一抵触部,所述弹性部可活动于所述活动端子槽内且伸入所述绝缘本体的插接孔内,所述抵触部与所述固定端子可分离地活动抵触。其中,当音频插座连接器中插入音频插头时,所述活动端子的弹性部受到所述音频插头的挤压从而向外发生位移,进而使所述活动端子的抵触部与固定端子完全分离,同时,所述活动端子与所述抵挡元件接触挤压并使得抵挡元件发生弹性变形,进而所述活动端子受到所述抵挡元件的反向作用力作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挡元件包括一从活动端子槽底壁朝向插接孔凸设的内侧为弧形曲面的第一抵挡元件,第一抵挡元件对应容置于弹性部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挡元件还包括一圆柱形的第二抵挡元件,第二抵挡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圆弧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挡元件为塑料材料,且和绝缘本体一体成型。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持部的上端缘向上延伸形成若干卡合部,其中两卡合部之间形成一卡合槽,所述第一抵挡元件外侧卡合于所述第二固持部的卡合槽内。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由于弹性部发生位移的过程中,弹性部以及第一弯折部分别受到所述第一抵挡元件与第二抵挡元件的反向作用力作用,有效的防止弹性部因受到音频插头的挤压所产生永久变形而无法回复到初始位置的情况发生,进而避免了开关端子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音频插座连接器中插入音频插头的仰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音频插座连接器 100
绝缘本体 10 插接端 11
尾端 12 插接孔 13
第一信号端子槽 141 第二信号端子槽 142
第三信号端子槽 143 第四信号端子槽 144
固定端子槽 151 固定槽 15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4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