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音器及汽车空调管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4656.3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7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胡世健;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4 | 分类号: | F24F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吴兰柱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音器 汽车空调 管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管路消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音器及汽车空调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对整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当今人们不仅关注汽车的动力性,也越来越关注其舒适性。汽车空调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会形成周期性的脉动噪音,造成客户对整车品质的抱怨。
在汽车空调管路中连接消音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压缩机造成的脉动噪音。如图1所示,目前普遍使用的消音器包括腔壁11,由上述腔壁围成的长圆柱状共振腔12,上述腔壁的两端向内收口形成两个焊接口,分别为消音器的进口13和出口14,上述进口和出口的内径均小于上述共振腔的内径。进口13和出口14与腔壁11都通过颈部15和肩部16连接。
上述消音器连接到汽车空调管路中,冷媒通过进口13进入共振腔12,并由出口14流出。由于管道截面的突然扩展张和收缩,造成通道内声阻抗突变,使声波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声波在管道内发生反射、干涉等现象,使得声波能量降低,从而达到消音的目的。但该消音器仅采用截面突变改变声阻抗的方式进行消音,效果较差。
综上所述,如何加强消音器的消音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音器及汽车空调管路系统,该消音器的消音效果较好。
一种消音器,包括底壁、侧壁和顶壁,三者围成空腔,所述消音器的进口和出口设置于所述消音器的同一壁面上;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均设置于所述顶壁上。
优选地,所述进口为阶梯孔结构,包括进口连接处和进口凹槽,所述进口凹槽更接近消音器的空腔的内部,且其内径小于所述进口连接处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出口为阶梯孔结构,包括出口连接处和出口凹槽,所述出口凹槽更接近消音器的空腔的内部,且其内径小于所述出口连接处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底壁具有与冷媒加注口连接的预留凹槽。
优选地,所述消音器的空腔为圆柱状空腔。
优选地,所述顶壁为圆形,所述进口和出口的中心在所述顶壁的同一条直径上。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系统,其包括上述所述的消音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消音器的进口和出口都在消音器的同一壁面上,冷媒由进口流入空腔,运动到进口所在壁面相对的壁面处折回,然后由出口流出。在冷媒经过消音器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管道截面的突然扩展张和收缩,造成通道内声阻抗突变,使声波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声波在管道内发生反射、干涉等现象,使得声波能量降低,达到消音的目的;另一方面冷媒与壁面接触改变运动方向的过程中,声波也会发生较强的反射、干涉现象,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消音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器的进口采用阶梯孔结构,能够加强进口管路与消音器的焊接强度,同时保证了进口管路与消音器焊接部分的长度的一致性,避免进口管路伸入消音器内部过长,影响消音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器的出口采用阶梯孔结构,能够加强出口管路与消音器的焊接强度,同时保证了出口管路与消音器焊接部分的长度的一致性,避免出口管路伸入消音器内部过长,影响消音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器的底壁具有与冷媒加注口连接的预留凹槽,方便冷媒加注口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器的顶壁为圆形,所述进口和出口的中心在所述顶壁的同一直径上,顶壁沿直径方向的垂直截面空间较大,方便进口和出 口的加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要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消音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音器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A-A面的剖面图;
图5为连接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音器的汽车空调管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腔壁,12-空腔,13-进口,14-出口,15-肩部结构,16-颈部结构;
21-底壁,22-侧壁,23-顶壁,24-空腔,25-进口连接处,26-出口连接处,27-进口凹槽,28-出口凹槽,29 底壁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46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公共卫生间
- 下一篇:一种仿天然纤维熔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