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04213.4 | 申请日: | 2014-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韵竹;张宏;陈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能世华(北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正变得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了环境治理的首要问题,我国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占有率仅为世界人均占有率的1/4,且现在我国的水质正变得越来越差,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污水中,工业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大、毒性大,对水处理的微生物具有毒害和抑制的危害,目前很多的污水处理技术都没能达到处理的最终效果,即使能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企业所需要投入的经济成本也是相当高的,所以对工业用污水处理迫在眉睫,减少污水的排放以及工业污水如何有效二次利用的问题,这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环境,和谐发展的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工业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节能减排装置,它包含进水管1、进水阀门2、缓冲池3、药剂分解仓4、第一过滤网5、第一沉淀池6、电解仓7、第二过滤网8、第二沉淀池9、布水器10、碳铁碎料仓11、第三过滤网12、第三沉淀池13、脱色仓14、第四过滤网15、第四沉淀池16、蓄水池17、紫外线杀菌灯管18、出水管19和排水阀门20,出水管1 上设置有进水阀门2,出水管1延伸至缓冲池3内,缓冲池3的一侧设置有药剂分解仓4,缓冲池3与药剂分解仓4连接,药剂分解仓4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过滤网5,第一过滤网5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沉淀池6,药剂分解仓4的一侧设置有电解仓7,电解仓7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过滤网8,第二过滤网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沉淀池9,电解仓7的一侧设置有碳铁碎料仓11,碳铁碎料仓11的上方一侧设置有布水器10,布水器10与电解仓7连接,碳铁碎料仓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2,第二过滤网1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沉淀池13,碳铁碎料仓11的一侧设置有脱色仓14,脱色仓14与碳铁碎料仓11连接,脱色仓14的下方设置有第四过滤网15,第四过滤网15的下方设置有第四沉淀池16,脱色仓14的一侧设置有蓄水池17,蓄水17池与脱色仓14连接,蓄水池17的上方设置有紫外线灯管18,蓄水池17的下端一侧设置有出水管19,出水管19上设置有排水阀门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减少污水的排放,减轻污水对环境的恶劣影响,并且投入的成本比较低,操作简便,维护方便,能二次利用污水中的有用杂质,处理后的污水也能进行二次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进水管1、进水阀门2、缓冲池3、药剂分解仓4、第一过滤网5、第一沉淀 池6、电解仓7、第二过滤网8、第二沉淀池9、布水器10、碳铁碎料仓11、第三过滤网12、第三沉淀池13、脱色仓14、第四过滤网15、第四沉淀池16、蓄水池17、紫外线杀菌灯管18、出水管19和排水阀门20,出水管1上设置有进水阀门2,出水管1延伸至缓冲池3内,缓冲池3的一侧设置有药剂分解仓4,缓冲池3与药剂分解仓4连接,药剂分解仓4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过滤网5,第一过滤网5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沉淀池6,药剂分解仓4的一侧设置有电解仓7,电解仓7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过滤网8,第二过滤网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沉淀池9,电解仓7的一侧设置有碳铁碎料仓11,碳铁碎料仓11的上方一侧设置有布水器10,布水器10与电解仓7连接,碳铁碎料仓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2,第二过滤网1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沉淀池13,碳铁碎料仓11的一侧设置有脱色仓14,脱色仓14与碳铁碎料仓11连接,脱色仓14的下方设置有第四过滤网15,第四过滤网15的下方设置有第四沉淀池16,脱色仓14的一侧设置有蓄水池17,蓄水17池与脱色仓14连接,蓄水池17的上方设置有紫外线灯管18,蓄水池17的下端一侧设置有出水管19,出水管19上设置有排水阀门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能世华(北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能世华(北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4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