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速机通气帽防冒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4046.3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3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缪茂浪;黄喜豪;叶体勇;彭朝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鸿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7 | 分类号: | F16H57/027;F16H57/031;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地址: | 32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 通气 帽防冒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速机通气帽防冒油结构。
背景技术
减速机特别是齿轮减速传动的减速机,工作时减速箱内由于齿轮啮合传动及齿轮与减速箱体内润滑油摩擦会产生很多热量,导致减速机箱体内压力升高,所以在减速机箱体的顶部都会设有通气帽,然而,通气帽的设置往往不可避免会出现冒油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减速机输入端传动齿轮的转速最高,会将大量的润滑油甩向通气帽位置,从而导致透气帽出现冒油,有时冒油量往往还很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减速机工作时通气帽冒油的减速机通气帽防冒油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减速机通气帽防冒油结构,包括设于减速机箱体顶部的螺塞孔和螺纹旋接在螺塞孔内的通气帽,其特征在于:螺塞孔在减速机输入端传动齿轮的正上方设置,螺塞孔的底部设有挡板,挡板从螺塞孔的下方将减速机输入端传动齿轮工作时甩向螺塞孔的机油进行挡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减速机通气帽防冒油结构后,减速机工作时减速机箱体内的齿轮甩油、包括减速机输入端传动齿轮的甩油,在上甩时都会首先被挡板进行挡住,根本不会到达螺塞孔或通气帽位置,即使少量溅油到达螺塞孔或通气帽位置,也会基本没有力量从通气帽的气孔中冒出,从而有效防止了减速机工作时通气帽的冒油现象。
作为优选,挡板在减速机箱体靠近顶部的侧壁上引出,挡板与减速机箱体为一体铸造。挡板与减速机箱体的顶壁之间设有肋条连接,肋条分设于螺塞孔的两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减速机箱体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减速机通气帽防冒油结构,包括设于减速机箱体5顶部的螺塞孔4和螺纹旋接在螺塞孔4内的通气帽3,螺塞孔4在减速机输入端传动齿轮6的正上方设置,螺塞孔4的底部设有挡板1,挡板1从螺塞孔4的下方将减速机输入端传动齿轮6工作时甩向螺塞孔4的机油进行挡住,挡板1在减速机箱体5靠近顶部的侧壁上引出,挡板1与减速机箱体5为一体铸造,挡板1与减速机箱体5的顶壁之间设有两条肋条2连接,两条肋条2分设于螺塞孔4的左右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鸿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鸿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40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双层过滤功能的注塑机射嘴
- 下一篇:钻石笔头连接座的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