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面板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03589.3 | 申请日: | 2014-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3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忠;汪正林;方洁苗;邱凯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榆阳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2 | 分类号: | F21S8/02;F21V29/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周培培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面板灯,尤其涉及一种吸顶式安装或吊装式安装LED面板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LED面板灯上的驱动电源为外置电源置于灯具上方或置于灯具附近,导致灯具外形冗杂,外形尺寸较大,不仅不便于包装及运输,更重要的在于难以实现吸顶式安装和吊装式安装,只能采用嵌入式安装,局限了应用范围及应用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LED面板灯,基座上设置驱动电源容纳腔且基座具有散热功能,驱动电源内置于驱动电源容纳腔中,使结构整洁紧凑,减少整体厚度,适用于多种安装方式,提高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LED面板灯,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光源和与光源对应设置的导光板,连接光源的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由若干条依次首尾相接的中空金属管围合形成的安装散热框,所述的驱动电源内置在中空金属管的内腔中。基座上设置驱动电源容纳腔且基座具有散热功能,驱动电源内置于驱动电源容纳腔中,使结构整洁紧凑,减少整体厚度,适用于多种安装方式,提高应用范围。而面板灯外部仅提供交流输入线或接插件,满足使用者对于简洁灯具的要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导光板承置在中空金属管的外延壁上,所述光源为LED发光条,其通过导热硅胶粘设在中空金属管外侧壁上,所述光源的粘设高度与所述导光板的设置位置相匹配。中空金属管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为了方便生产加工,通常为分体结构,通过焊接等方式形成管状。当中空金属管为分体结构时,外延壁与中空金属管的一侧壁为一体结构。
所述中空金属管至少为两根,所述中空金属管呈弧形或条形。围成的基座为方形、多边形或圆形等,而且弧形或条形的本身有可以为波浪状的弧形或条形,因此,基座的形状可以多种多样。
相邻两所述中空金属管的首尾端内置一转角紧固件,并通过连接件使相邻两所述中空金属管的首尾端及转角紧固件三者连接在一起。
还包括压件,所述压件的横截面呈“Z”形,“Z”形压件的上脚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基座上,下脚压在导光板上。
所述压件的数量与所述中空金属管的数量相同,所述压件的形状与所述中空金属管的形状相匹配。
为了提高出光率,所述光源中心与导光板横截面中心高度一致。
为了提高光的利用率,所述导光板由上往下排列的反射膜、导光层、扩散层复合形成。
为了使用于吸顶式安装或者吊挂式安装,所述压件上连接吸顶钩挂组件和/或吊装组件。当然,本专利申请的面板灯也适用于嵌入式安装。
所述中空金属管为方形中空管,为了提高强度,所述外延壁上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基座上设置驱动电源容纳腔且基座具有散热功能,驱动电源内置于驱动电源容纳腔中,使结构整洁紧凑,减少整体厚度,适用于多种安装方式,提高应用范围。外观简洁,整体厚度较低,包装及运输方便,安全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LED面板灯,如图1所示,它包括基座1,设置在基座上的光源2和与光源对应设置的导光板3,连接光源的驱动电源4。所述的基座1由若干条依次首尾相接的中空金属管11围合形成的安装散热框,所述的驱动电源4内置在中空金属管的内腔中。基座1用于安装光源、导光板3、驱动电源4,且使驱动电源4内置于中空金属管11内腔中,改外置驱动电源为内置,光源通过柔性线路板或电线或接插件与驱动电源进行电连接,面板灯外部不设置电路,外部仅面板灯提供交流输入线或接插件。驱动电源通过中空金属管11散热,中空金属管11又起到散热器的作用。如图1所示,中空金属管11为方形中空管,所述外延壁12上设有加强筋14。当然,圆管也是可行的。
还包括压件5,所述压件5的横截面呈“Z”形,“Z”形压件5的上脚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基座1上,下脚压在导光板3上。所述压件5的数量与所述中空金属管11的数量相同,所述压件5的形状与所述中空金属管11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导光板3承置在中空金属管11的外延壁12上,所述光源2为LED发光条,其通过导热硅胶粘设在中空金属管11外侧壁上,所述光源2的粘设高度与所述导光板3的设置位置相匹配。也就是说,为了提高导光率,所述光源2中心与导光板3横截面中心高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榆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榆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3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