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核电站严重事故下安全壳泄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3060.1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9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波;赵鑫;杨家胜;张涛;喻飞;苏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3/00 | 分类号: | G21C13/00;G21C1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核电站 严重 事故 安全 壳泄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站安全壳设计技术,具体地指一种地下核电站严重事故下安全壳泄压系统。
背景技术
当核电站面临严重事故时,安全壳内压力随温度不断升高,安全壳将面临失效风险。此时,一方面为了防止安全壳内带放射性的空气大规模扩散,必须将放射性尽可能的包容在安全壳内;另一方面,为了维持安全壳完整性,必须对安全壳进行紧急泄压,而这会造成放射性的大量泄漏,给环境和公众带来严重危害。在这种矛盾下,核电站操作员稍有迟疑,事故就会进一步恶化,造成不可控的严重后果。
目前运行的绝大多数核电站在严重事故方面,主要关注点都集中在严重事故的预防和减缓措施,如向一回路注硼,给一回路降温降压等。也有少部分核电站考虑严重事故下的安全壳过滤排放泄压,它们主要采用过滤系统,严重事故下,将安全壳内带放射性的空气过滤的同时给安全壳降压。在所有这些设计中,由于过滤系统自身有一定的压力阻力,严重事故下,安全壳内快速上升的压力变化下,这些系统并不能满足及时泄压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结合地下核电站的布置特点,提出一种核电站严重事故的应对措施,既能满足严重事故下核电站安全壳迅速泄压的要求,又能在事故后过滤排放带放射性的气体,同时给安全壳泄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核电站在严重事故时,不能同时兼顾安全壳迅速泄压和放射性气体的排放缺点,提供一种既能满足严重事故下核电站安全壳迅速泄压的要求,又能在事故后过滤排放带放射性的气体,同时给安全壳泄压的地下核电站严重事故下安全壳泄压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地下核电站严重事故下安全壳泄压系统,包括安全壳、泄压管线、泄压室,所述安全壳位于反应堆厂房内,其特殊之处在于:
所述泄压管线一端包括与反应堆厂房联通的第一支路和与安全壳联通的第二支路,所述泄压管线另一端包括与泄压室联通的第三支路和与外界烟囱联通的第四支路,所述第四支路位于泄压室内。
所述第一支路上依次串联设置有第一安全阀和第一爆破阀,所述第一爆破阀上并联设置有第二安全阀;
所述第二支路上依次串联设置有第二爆破阀、第三安全阀和第四安全阀,所述第二爆破阀上并联设置有第五安全阀,所述第四安全阀和第三安全阀分别位于安全壳内外两侧;
所述第三支路上依次设置有第六安全阀和第三爆破阀;
所述第四支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七安全阀和并联的放射性物质处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放射性物质处理装置有两套,第二套放射性物质处理装置与第一套放射性物质处理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套放射性物质处理装置包括串联的第一放射性过滤排放装置和第一放射性检测排放装置,所述第一放射性检测排放装置上设置有联通第一放射性过滤排放装置的第一逆止阀,且第二套放射性物质处理装置入口处设置有第四爆破阀。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七安全阀上并联有风机,所述风机入风口设置有第八安全阀。
再进一步地,所述泄压室顶部围绕内壁设置有喷淋管线,所述喷淋管线上设置有喷淋器,所述喷淋管线入口处连接到外部喷淋水给水系统。
再进一步地,所述泄压室底部围绕室壁设置有废水收集管线,所述废水收集管线通过第八安全阀连接到安全壳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严重事故下,根据压力的不同启动相应级别的泄压方式,以达到迅速泄压的目的,维持了严重事故下安全壳的完整性,避免了放射性向周边环境的大量释放。同时,两套放射性物质处理装置在整个事故周期中,不断的过滤排放带放射性的空气,进一步缓解严重事故,减缓事故后果;并且通过风机提供的压头对安全壳、反应堆洞室和泄压洞室内的带放射性空气进行强制过滤排放,同时净化该空间内带放射性的空气;几套应对措施除了根据压力大小自动依次启动外,它们还构成冗余系统,如果其中一套应对措施失效,只要压力继续升高到相应阈值,其它应对措施仍能自动投入运行;泄压洞室由于作为放射性空气的泄压空间,其洞室壁会沾染带放射性的微粒、尘埃,通过外接的喷淋系统引入喷淋溶液经过喷头对洞室内部进行喷淋清洗,逐渐降低泄压洞室内的放射性强度,并将清洗后的带放射性的废水引入到安全壳内部进行过滤,简化了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地下核电站严重事故下安全壳泄压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3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