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心部有油腔的支重轮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2964.2 | 申请日: | 2014-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0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公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金牛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15 | 分类号: | B62D55/15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樊庆年 |
地址: | 2724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心 部有油腔 轮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式工程机械的支撑行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轴心部有油腔的支重轮轴。
背景技术
现有履带式液压挖掘机、履带式推土机等履带行走机构中的支重轮轴心部无储油腔,润滑油存储在轮体的油腔中,所存储的油量有限。为增加储油量,轮子的轴径中间加工出环槽,导致出现较细轴颈,在工作时容易出现疲劳失效。一般说来,在无法形成完整润滑油膜的工况下,会发生因快速磨损而失效的问题,由于支重轮轴通过轴套一直在旋转,轮体内需要加入润滑油进行润滑,但如果密封圈的工作不够可靠,就会很容易地产生漏油的现象,因漏油导致双金属铜合金轴套的磨损会产生更多的维护的费用,而且双金属铜合金轴套在干摩擦下,根本没有了任何的自润滑功能,会很容易产生快速磨损,造成支重轮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轴心部有油腔的支重轮轴,以在轮轴上设置油腔的形式,确保支重轮随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轴心部有油腔的支重轮轴,包括有油堵、轴用O型圈、端盖、端盖用O型圈、端垫、轴主体、轮体、套、销、内浮封座、螺栓、垫圈、浮封环、浮封环用O型圈和挡圈。轴主体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轴心部有油腔的支重轮轴的主体件,轴主体的外面套设有轮体,轴主体与轮体之间设置有套,轴主体的左端内设置有油堵,轴主体的右端内设置有挡圈。在轮体左端内的轴主体上,设置有轴用O型圈,在挡设在轴用O型圈外面的轮体的外端位置,设置有端盖。在端盖的內端位置设置有端盖用O型圈,靠近端盖用O型圈位置,设置有端垫,端垫处设置有销。端盖内设置有内浮封座,内浮封座上设置有固定用的螺栓和垫圈,在靠近内浮封座和端盖位置到轴主体之间,设置有浮封环和浮封环用O型圈。在轴主体的居中位置,设置有油腔。轴主体的毛坯是锻造出来的。材料经过锻造加工后能改善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锻件的纤维组织与锻件外形保持一致,金属流线完整,可保证零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成品轴是采用两个粗加工完的半轴经过焊接制造而成,左右半轴插接在一起,采用液压缸上经常用的U型焊缝进行焊接。轴主体的最大直径设计的比较大,油腔设计在轴主体的中间,这样既能让轴的中心腔储油又能提高轴的强度。轴端面上在油堵处钻设有进油孔,轴主体的油腔壁上加工有左右出油孔,保证润滑油的循环流动通畅。在轴主体的最大直径处,也就是在轴套配合的地方,加工出平面,以保证装配后轮体内润滑油循环流动。支重轮通过左右端盖固定在机架上,轮体内孔有压装的轴套与支重轮轴配合进行转动,转动的轮体和固定的左右端盖之间装有密封组件,以保持支重轮轴与轴套等部位润滑油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轴心部有油腔的支重轮轴,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和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轴心部有油腔的支重轮轴,以在轮轴上设置油腔的形式,确保支重轮随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轴心部有油腔的支重轮轴的结构示意图。1—油堵 2—轴用O型圈 3—端盖 4—端盖用O型圈 5—端垫 6—轴主体 7—轮体 8—套 9—销 10—内浮封座 11—螺栓 12—垫圈 13—浮封环 14—浮封环用O型圈 15—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轴心部有油腔的支重轮轴,包括有油堵1、轴用O型圈2、端盖3、端盖用O型圈4、端垫5、轴主体6、轮体7、套8、销9、内浮封座10、螺栓11、垫圈12、浮封环13、浮封环用O型圈14和挡圈15。轴主体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轴心部有油腔的支重轮轴的主体件,轴主体6的外面套设有轮体7,轴主体6与轮体7之间设置有套8,轴主体6的左端内设置有油堵1,轴主体6的右端内设置有挡圈15。在轮体7左端内的轴主体6上,设置有轴用O型圈2,在挡设在轴用O型圈2外面的轮体7的外端位置,设置有端盖3。在端盖3的內端位置设置有端盖用O型圈4,靠近端盖用O型圈4的位置,设置有端垫5,端垫5处设置有销9。端盖3内设置有内浮封座10,内浮封座10上设置有固定用的螺栓11和垫圈12,在靠近内浮封座10和端盖3位置到轴主体6之间,设置有浮封环13和浮封环用O型圈14。在轴主体6的居中位置,设置有油腔。轴主体6的毛坯是锻造出来的。材料经过锻造加工后能改善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锻件的纤维组织与锻件外形保持一致,金属流线完整,可保证零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成品轴是采用两个粗加工完的半轴经过焊接制造而成,左右半轴插接在一起,采用液压缸上经常用的U型焊缝进行焊接。轴主体的最大直径设计的比较大,油腔设计在轴主体6的中间,这样既能让轴的中心腔储油又能提高轴的强度。轴端面上在油堵处钻设有进油孔,轴主体6的油腔壁上加工有左右出油孔,保证润滑油的循环流动通畅。在轴主体6的最大直径处,也就是在轴套配合的地方,加工出平面,以保证装配后轮体内润滑油循环流动。支重轮通过左右端盖固定在机架上,轮体内孔有压装的轴套与支重轮轴配合进行转动,转动的轮体和固定的左右端盖之间装有密封组件,以保持支重轮轴与轴套等部位润滑油的密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轴心部有油腔的支重轮轴,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和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轴心部有油腔的支重轮轴,以在轮轴上设置油腔的形式,确保支重轮随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金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济宁金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29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划船式升降轮椅
- 下一篇:一种推进剂泄漏自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