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碾压过滤组件及骨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2692.6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0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家敏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20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碾压 过滤 组件 骨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碾压过滤组件;还涉及一种骨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食品加工领域中对食材进行碾压过滤普遍采用螺旋挤压式组件,螺旋挤压式利用在螺杆挤压力的作用下,并配合转动的切刀刃和孔板上孔眼刃形成的剪切效果将食材切碎,但是螺旋挤压式只能适用绞碎于动物的表皮和肌肉组织,不能适用有一定硬度的食材,如果对动物的骨骼进行螺旋挤压,无法达到理想的研磨效果,而且可能会造成螺旋挤压式组件的损坏。
工业上有一种挤压装置包括研磨筒、推动杆、配合研磨筒截面的磨盘和研磨板,研磨筒后部侧壁上有进料口,研磨筒前部固定有研磨板,研磨板上有若干个过滤孔;推动杆前端与磨盘之间固定连接,磨盘从研磨筒后端进入研磨筒内;此挤压装置单纯依靠推动杆向磨盘施加作用力将物体压碎,并透过研磨板将物体过滤,但有以下缺点:对动力装置要求高、不能充分将物体研磨、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碾压过滤组件,该碾压过滤组件可以提高碾压硬度相对较高的材料的研磨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还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的骨浆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碾压过滤组件,包括研磨筒、推动杆、装在研磨筒内的磨盘和研磨板,所述的研磨板固设在研磨筒内腔前部,研磨板上有若干个过滤孔,磨盘对应设置在研磨板的后侧,磨盘后侧与推动杆前端固定连接,研磨筒侧壁上有进料口,所述的磨盘内周向布有若干研磨柱,所述研磨柱旋转中心线的延长线经过磨盘的圆心,研磨柱伸出磨盘前端面。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通过研磨筒的进料口向研磨筒内加注研磨的材料,推动杆推动磨盘向研磨板移动,并且推动杆带动磨盘转动,使得磨盘旋转挤压材料,磨盘的旋转的同时,研磨柱与材料接触并相对磨盘发生转动,研磨柱与磨盘的转动方向相配合,避免研磨柱受力卡壳,材料受到挤压和研磨,并沿研磨板的过滤孔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结构合理、研磨充分、效率高。
为了跟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下将本碾压过滤组件简称为本组件。
本组件的磨盘包括相互固定的限位挡板和固定座,前侧的限位挡板开有若干研磨凹槽,每个研磨凹槽内对应放置有研磨柱,研磨柱伸出限位挡板的前端面;后侧的固定座与推动杆固定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便于磨盘与研磨柱的组装。
本组件的限位挡板前端面有突出的限位凸台,研磨板的后端面开有与限位凸台配合的限位凹槽;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以帮助研磨板与磨盘之间相互定位,而且减少研磨作业时研磨板与磨盘之间的震动,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本组件的研磨板前侧设置有过滤网;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以进行二次过滤。
本组件的推动杆与研磨筒之间设置有轴承;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方便推动杆与研磨筒之间的相互转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骨浆机,包括上述的碾压过滤组件、双输出轴电机、挤压组件和转动组件,双输出轴电机有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
所述的挤压组件包括油泵和油缸,双输出轴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与油泵的输入轴连接,油泵与油缸之间连通,油缸的活塞杆前侧固定连接有压杆,压杆与碾压过滤组件的推动杆之间设置传动盒,传动盒内有空腔,压杆穿过传动盒后侧面的通孔伸入传动盒内的空腔中,压杆前端固定连接有接触块,通孔的面积小于接触块后端面的面积,传动盒的空腔前壁对应接触块位置设有推力球轴承;
转动组件包括涡轮和配合涡轮的涡杆套,涡轮安装在推动杆上,涡杆套与双输出轴电机的第二输出轴之间花键配合,第二输出轴上在靠近双输出轴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且第二输入轴的长度满足涡杆套相对涡轮朝远离双输出轴电机的一侧轴向移动的最大行程需要。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双输出轴电机正转时,第一输出轴带动油泵运转,油泵带动油缸的活塞杆向前移动,活塞杆前侧的压杆带动传动盒和碾压过滤组件的推动杆向前移动,碾压过滤组件进而挤压研磨筒内放置的待研磨材料;在上述过程中,第二输出轴带动涡杆套正转,涡杆套与涡轮的啮合,并且向远离双输出轴电机方向移动,直至涡杆套末端的牙与涡轮啮合,虽然涡杆套转动,但是涡杆套不能带动涡轮发生相对转动,涡杆套相对涡轮的轴向位移不会发生变化,此时,涡杆套相对涡轮朝远离双输出轴电机的一侧移动的距离为最大行程,所以涡杆套在到达距离双输出轴电机最远位置后,推动杆与研磨筒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但涡杆套与涡轮之间是非驱动关系;所以当涡轮套相对涡轮朝远离双输出轴电机的一侧轴向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推动杆在油缸的作用下,单纯带动磨盘挤压待研磨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家敏,未经李家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26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生防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多排料口的格子型球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