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重汽车制动蹄的摩擦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02419.3 | 申请日: | 2014-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9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夏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海龙 |
| 主分类号: | F16D49/18 | 分类号: | F16D49/18;F16D65/06;F16D69/0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 地址: | 442013 湖北省十堰市白浪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重汽车 制动 摩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桥制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重汽车制动蹄的摩擦片。
背景技术
汽车鼓式制动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制动扭矩大,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等诸多优点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载重汽车上,但其易因制动产生高温而导致刹车失灵的事故常有发生,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目前提出了一种汽车轮式制动车桥,其采用制动蹄与制动轮抱紧制动,省去了传统的淋水装置,省去制动鼓,减少了汽车的负载,提高了运载能力和散热效果。因此,提出一种与制动蹄相适应的摩擦片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载重汽车制动蹄的摩擦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圆弧块体,圆弧块体外周面为安装面,内周面为制动摩擦面,安装面与制动蹄的蹄片内周面相配接,制动摩擦面与制动轮外周面相配置,在圆弧块体上间隔开设有贯穿内、外周面的连接孔。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圆弧块体由耐磨橡胶或耐磨材料制成。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圆弧块体的弧度为π/3~4π/9(60°~80°)。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连接孔内大外小,为铆接孔或螺钉通孔。
按上述方案,所述连接孔沿周向布设2~3排,每排设置3~6个。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圆弧块体的轴向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提供一种用于外周夹紧制动的载重汽车制动蹄的摩擦片,该摩擦片在制动蹄抱紧制动轮外周制动时,利用摩擦片与制动轮的摩擦产生制动力,使汽车及时刹车或减速;2、与制动蹄相配置构成制动轮外周抱紧制动结构,能有效增强制动系统的散热,使制动性能更为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摩擦片与制动蹄的装配剖视图。
图2为摩擦片的径向剖视图。
图3为摩擦片的平面展开图。
其中:安装面1,摩擦面2,连接孔3,制动蹄4,摩擦片5,制动轮6。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汽车制动蹄的摩擦片5为圆弧块体,圆弧块体的弧度为4π/9,摩擦片左右对称安装于制动蹄4蹄片的内圆周面的中心位置,左右各安装两个摩擦片,圆弧块体的外周面为安装面1,内周面为摩擦面2,安装面与制动蹄4的蹄片内周面相接,摩擦面2与制动轮6的外周面相配置。
如图2、3所示,所述的圆弧块体的轴向宽度相同,圆弧块体平面展开为矩形,圆弧块体上开有6个连接孔3,通过铆钉固定于制动蹄蹄片的内圆周面。
制动蹄4与制动轮6形成抱紧制动,汽车在刹车状态时,摩擦片与制动轮产生摩擦力,使制动轮停止转动。摩擦片提供稳定、足够、可控制的制动力,是汽车及时停止行驶,大大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海龙,未经夏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24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全自动平衡机检测机构的减振机构
- 下一篇:变速器换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