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布上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02382.4 | 申请日: | 2014-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0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蒋生华;王建平;王佩章;蒋秦峰;戚水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生经编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B1/14 | 分类号: | D06B1/14;D06B23/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 地址: | 31441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一种上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热能贴合机的基布上浆装置。
背景技术
篷布或灯箱布是一种使用量大,应用范围广的产业用复合布,其典型的复合结构是由两层PVC膜和一层高强度的网格布(基布)组成。
现有的PVC膜材篷布或灯箱布的一般加工步骤为上浆、烘干、加热贴合、冷却收卷。现有的上浆装置一般采用两种上浆方式:一是浸没上浆,将基布完全浸没在浆料浆料中,这种方式因为浆料开放时间短,易自身固化,容易浪费浆料、容易照成环境污染和需要较长的烘干时间,而且通过这种方式生产的产品的硬度大、易老化、抗拉强度低;二是刮涂法,通过这种方式制得的产品表面粗糙,基布与涂层间的物理强度低。
刮涂法就是采用金属或非金属的刮刀,将粘稠浆料涂装在基布上的一种方法。采用传统的刮刀涂布不均匀,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热能贴合机的基布上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布上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相邻设置的第一涂布辊和第二涂布辊,在第一涂布辊和第二涂布辊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凹坑,所述第一涂布辊和第二涂布辊由电机同步驱动;第一涂布辊和第二涂布辊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涂布装置,所述涂布装置包括固定轴、挡板和刮刀,所述刮刀安装在挡板的底部与涂布辊辊体贴合,挡板安装在固定轴上,所述挡板、刮刀与涂布辊外侧面之间形成一个进浆槽;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涂布辊与第二涂布辊斜向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涂布辊和第二涂布辊的两端分别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底部设有导辊,所述导辊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偏心轮微调装置。其可以调整第一涂布辊与第二涂布辊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侧设有转轴微调装置。其可以调整涂布装置固定轴的角度及与涂布辊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涂布辊和第二涂布辊的网孔容积为2~10B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涂布辊是基布上浆装置的核心部件,涂布辊表面的凹坑在涂布时起着储胶、匀胶和定量传胶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涂布辊上浆方式,先将浆料倒入进浆槽中,从而涂布辊转动时浆料进入到涂布辊的凹坑内,再通过涂布辊分别涂在基布的两面,基布两面的浆料分布均匀,而且节省上浆材料,不易造成污染,上浆时间短,烘干时间短,提升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通过这种方式生产的产品具有良好柔软性、好手感好、机械强度高、防晒、防老化、耐磨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热能贴合机的基布上浆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热能贴合机的基布上浆装置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热能贴合机的基布上浆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热能贴合机的基布上浆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上设有相邻的第一涂布辊2和第二涂布辊3,在第一涂布辊和第二涂布辊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凹坑,所述第一涂布辊2和第二涂布辊3的两端设有驱动齿轮4,所述驱动齿轮4与驱动电机7传动连接。
第一涂布辊2和第二涂布辊3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涂布装置5,所述涂布装置5包括固定轴51、挡板52和刮刀53,所述刮刀53安装在挡板52的底部与涂布辊辊体贴合,挡板52安装在固定轴51上,所述挡板52、刮刀53与涂布辊2,3外侧面之间分别形成一个进浆槽10,11。所述机架1底部设有导辊6,所述导辊与驱动电机7传动连接。
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有偏心轮微调装置8,所述驱动齿轮4的一侧设有转轴微调装置9,所述第一涂布辊2和第二涂布辊3的网孔容积为8B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生经编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生经编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23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