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腰椎髓核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2352.3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9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吕世桥;王磊升;马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世桥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A61B17/56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腰椎 髓核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椎髓核钳,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髓核钳,为末端开放的开合式钳。而腰椎间盘前方有腹主动脉和静脉相邻,后路处理深部髓核及间盘组织时,是不能在直视下操作的,末端开放的开合式髓核钳一旦过深伤及前方的腹主动脉或静脉将出现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情况,需急行手术修复大血管止血,是髓核摘除术最严重危急的并发症。临床上髓核钳伤及前方动静脉的情况屡见不鲜。从而导致很多临床医师不敢处理椎间隙内深部的髓核及间盘组织,而过多的遗留髓核及间盘组织,从而增加了腰椎间盘再突出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避免血管损伤,减小了手术风险,能够安全的处理深部髓核组织,减少间盘再突出的几率的腰椎髓核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腰椎髓核钳,它包括前钳柄,前钳柄通过连接轴连接后钳柄,其特征在于前钳柄连接后钳体,后钳柄连接前钳体,前钳体上设有滑动槽,后钳体置于前钳体的滑动槽内,前钳体的滑动槽上设有两个定位销,后钳体上设有两个移动槽,定位销置于移动槽内,前钳体的前端设有环形封闭钳口,环形封闭钳口的前端内侧开有前凹槽,后钳体的前端钳口内侧开有后凹槽。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前钳柄和后钳柄的内侧各设有一个弹簧片。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环形封闭钳口的前端内侧设有锯齿,后钳体的前端钳口内侧设有锯齿。
本实用新型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髓核钳末端外周是环形封闭的,通过内部的咬合,摘除髓核,即使过深,封闭的末端会推开动静脉血管,而避免血管损伤,减小了手术的风险,能够安全的处理深部髓核组织,减少间盘再突出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腰椎髓核钳(参见图1、图2),它包括前钳柄1,前钳柄1通过连接轴连接后钳柄2,前钳柄1连接后钳体3,后钳柄2连接前钳体4,前钳体4上设有滑动槽,后钳体3置于前钳体4的滑动槽内,前钳体4的滑动槽上设有两个定位销5,后钳体3上设有两个移动槽6,定位销5置于移动槽6内,前钳体4的前端设有环形封闭钳口7,环形封闭钳口7的前端内侧设有锯齿并开有前凹槽9,后钳体3的前端钳口内侧设有锯齿并开有后凹槽8。前钳柄1和后钳柄2的内侧各设有一个弹簧片10,弹簧片10可维持髓核钳于前端张开位置。手握住前后钳柄咬合后松开,弹簧片10可使前后钳柄分离复位。
手术时,髓核钳进入椎间隙,可向两侧摆动,髓核组织由环形封闭钳口7侧方进入钳口内,握紧前后手柄,后钳体3向前滑动,前钳体4向后滑动后,前后钳体的钳口啮合,髓核组织置于前后凹槽形成的空腔内,将髓核组织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世桥,未经吕世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23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