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滤波式智能防爆电力电容组合用电容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2182.9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5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民;黄玉斌;余志光;姜正平;余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伊莱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10 | 分类号: | H01G2/10;H01G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 智能 防爆 电力 电容 组合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波式智能防爆电力电容组合用电容,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泄压,可拆卸更换,安全可靠并且防爆的滤波式智能防爆电力电容组合用电容。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电容一般由两部分组成:芯片部分,壳体部分,将芯片置于壳体内部,该壳体包括电极接线孔,且该壳体一次成型,形成一个绝对密封容腔,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在电容运行工作当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在电容器内部热量得不到有效地散发,对密闭型容腔产生一个较大的压力,易造成电容器过热爆炸,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泄压,可拆卸更换,安全可靠并且防爆的滤波式智能电力电容组合用电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滤波式智能防爆电力电容组合用电容,包括壳体,芯片,所述芯片置于封闭型壳体内部构成一电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以及电容器盖,还包括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设置于电容器盖上,所述电容器盖的结构为:所述电容器盖边缘设置为梯形,所述电容器盖上设置有芯片电极接线孔,还包括一橡皮塞,所述橡皮塞嵌于排气孔内。
在此基础上,所述壳体本体结构为:该壳体本体为无盖空间立体结构,所述壳体本体靠近无盖一端沿周向设置一圈向内的凹槽。
在此基础上,所述电容器盖的结构为:所述壳体本体与电容器盖的连接结构为:所述电容器盖镶嵌于壳体本体的凹槽处,形成一个密闭形容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了以上设计后,将密闭型壳体改为壳体本体跟电容器盖两个部分,这样就能够方便拆卸以及更换;另外在电容器盖上设置有排气孔,这样就能够起到自动泄压,并且防爆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滤波式智能防爆电力电容组合用电容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滤波式智能防爆电力电容组合用电容器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波式智能防爆电力电容组合用电容器盖阶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结构有:壳体本体1,芯片2,电容器盖3,电极接线孔4,电极接线孔5,排气孔6,凹槽7,橡皮塞8,镶嵌部9。
本实用新型滤波式智能防爆电力电容组合用电容,主要由芯片2置于密闭型壳体内构成。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滤波式智能防爆电力电容组合用电容能够具备可拆卸式结构,安全可靠,并且防爆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将密闭型壳体分为壳体本体1及电容器盖3两部分,另外还在电容器盖上增设了排气孔6。
如图1所示,壳体本体1的结构为:该壳体本体1为无盖空间立体结构,在壳体本体1靠近无盖一端沿周向设置一圈凹槽7。
如图2所示:电容器盖3的结构为:电容器盖3上设置有芯片电极接线孔4及电极接线孔5,还包括一橡皮塞8,该橡皮塞8嵌于排气孔6内。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在电容器内部温度过高时,可冲开电容器盖3上的橡皮塞8实现一个自动泄压的效果,避免了因温度过高而产生爆炸的发生。
如图2图3所示:壳体本体1与电容器盖3的连接结构为:电容器盖3边缘设置为梯形,电容器盖3镶嵌于壳体本体1的凹槽7内,且镶嵌部9的直径略大于凹槽7处直径,形成一过盈配合,使得壳体本体1与电容器盖3紧密连接。
使用状态:在使用了以上设计后,将密闭型壳体改为壳体本体跟电容器盖两个部分,这样就能够方便拆卸以及更换;另外在电容器盖上设置有排气孔,这样就能够起到自动泄压,并且防爆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伊莱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伊莱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21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