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冲孔机构以及焊接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2137.3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1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敏;马涛;李蕴泽;刘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24 | 分类号: | B21D2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冲孔 机构 以及 焊接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冲孔机构。
背景技术
现阶段在焊装生产线上使用的焊接件,其关键孔位大多仍单独采用冲压模具以冲孔落料的方式完成,这不仅延长了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成本,亦不利于工艺设计。并且在开发后期因产品设变需要重新开孔时,新投入冲压模具不仅会增加成本,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而且会因模具冲压产生累计误差而影响整个产品的精度。因此,急需一种满足工件冲裁力要求且能独立工作的冲孔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冲孔机构,其能满足冲裁力的要求,同时能独立实现快速稳定冲孔。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冲孔机构,其包括驱动缸、基座、连杆结构、运动冲头、与所述运动冲头配合的固定冲头,所述驱动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杆结构铰接,所述运动冲头与所述连杆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冲头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可选择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连杆和执行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杆、所述执行杆铰接,所述执行杆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运动冲头与所述执行杆固定连接。
可选择的,所述快速冲孔机构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连杆与所述执行杆的夹角为60~80度。
可选择的,所述基座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所述驱动缸的缸体与所述第一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执行杆与所述第二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冲头与所述第一支座固定连接。
可选择的,还包括用于接收冲压废料的废料盒,所述废料盒与所述第一支座固定连接。
可选择的,所述执行杆呈“L”形,所述连杆与所述执行杆的铰接点位于所述执行杆的转折处,所述基座与所述执行杆的铰接点、所述运动冲头与所述执行杆的固定端分别位于所述执行杆的两端。
一种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所述的快速冲孔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冲孔机构结构简单,体积小、速度快,其以驱动缸作为动力源,驱动缸的驱动力往往与工件冲压所需冲裁力不一致,因此通过连杆结构能得到所需的冲裁力,独立实现快速稳定冲孔,能较好的将冲击力传递至冲孔部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冲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冲孔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冲孔机构的冲裁力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驱动缸,11-缸体,12-活塞杆,2-基座,21-第一支座,22-第二支座,3-连杆,4-执行杆,5-运动冲头,6-固定冲头,7-废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快速冲孔机构,其包括驱动缸1、基座2、连杆结构、运动冲头5、与运动冲头5配合的固定冲头6,驱动缸1的缸体11固定在基座2上,驱动缸1的活塞杆12与连杆结构铰接,运动冲头5与连杆结构固定连接,固定冲头6与基座2固定连接。
连杆结构可以采用一个杆或多连杆,优选的,连杆结构包括连杆3和执行杆4,连杆3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杆12、执行杆4铰接,执行杆4与基座2铰接,运动冲头5与执行杆4固定连接。活塞杆12直线运动带动连杆3、执行杆4、运动冲头5运动,实现运动冲头5与固定冲头6的配合。采用连杆结构能够对活动冲头的冲裁力进行合理设置。
驱动缸1可以是液压缸、气缸,驱动缸1开始工作,活塞杆12运动带动连杆3和执行杆4运动,将气缸输出力转换成冲裁头处的冲裁力。运动冲头5与固定冲头6之间具有配合间隙,工件位于运动冲头5与固定冲头6之间,运动冲头5向固定冲头6运动进而实现工件冲孔。常用直径气缸输出力要小于理论冲裁力,所以需要通过连杆3结构实现力的放大。
基座2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有多个零件组装而成,优选的,基座2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支座21与第二支座22,驱动缸1的缸体11与第一支座21固定连接,执行杆4与第二支座22固定连接,固定冲头6与第一支座21固定连接。第一支座21与第二支座22可以通过焊接、铆接、螺栓连接实现固定,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加工、装配。
优选的,快速冲孔机构还包括用于接收冲压废料的废料盒7,废料盒7与第一支座21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21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闭环光纤陀螺全回路检测与仿真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