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促进瓦斯解吸的实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1923.1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5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李锋;梁爽;冯云飞;张帆;杨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促进 瓦斯 解吸 实验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改变煤中瓦斯吸附解吸特征的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红外线作用下提高煤中瓦斯解吸速度,增加瓦斯解吸总量的实验设备。
背景技术
瓦斯是煤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它是煤的伴生物。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瓦斯已经成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重特大事故70%都是由瓦斯引起。而我国煤矿现在普遍存在煤层渗透性差,煤层瓦斯含量高等问题,因此,如何快速高效的抽采煤层中的瓦斯已经成为煤矿企业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提高瓦斯解吸、增加渗透性的研究方法主要由两大类。一种是力学方法,具体的有松动爆破、开采保护层、打钻抽采以及各类水力化措施如水力压裂、水力割缝、水力掏槽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煤层瓦斯解吸,增加了煤层透气性。另一类是非力学方法,从改变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方面入手,利用电场、磁场、声场以及温度改变煤的空隙结构以及表面特性,增加瓦斯的活性,降低煤的吸附能力,从而提高煤中的瓦斯解吸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红外线作用下促进煤中瓦斯解吸的实验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红外促进瓦斯解吸的实验设备,包括通过耐高压管线依次连接的瓦斯气瓶、减压阀、第一卡套式三通、第一卡套式阀门、第二卡套式三通、第二卡套式阀门以及瓦斯解吸仪,第一卡套式三通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真空泵,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三卡套式阀门,煤样罐内设有红外发射仪,煤样罐置于恒温水浴加热仪内,红外发射仪连接红外控制仪,煤样罐上设有气口,第二卡套式三通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煤样罐的气口,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四卡套式阀门。
煤样罐底部设有出线孔,红外发射仪的电源控制线和数据线从出线孔中穿出。
所述出线孔为小孔在上、大孔在下的阶梯孔,其中大孔为螺纹孔,大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设有中心孔,红外发射仪的导线依次从小孔以及中心孔伸出罐体外。
小孔孔壁与红外发射仪的导线之间以及中心孔孔壁与红外发射仪的导线之间均为胶连接。
所述小孔内填充有丙烯酸酯AB胶,中心孔内填充有厌氧型螺栓锁固胶,中心孔的底端口处涂覆有丙烯酸酯AB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红外促进瓦斯解吸的实验设备,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红外波的作用下提高煤中瓦斯解吸测试的准确性,其特点是非力学作用提高煤瓦斯解吸,红外发射仪发出的红外波直接对煤样进行物理化学改造,一方面红外波作用煤样提高煤和瓦斯体系的温度,增加煤中瓦斯的均方根速度和平均自由程,另一方面红外波降低了煤表面的吸附势阱深度,从而增加煤中瓦斯的解吸量和解吸速度,使解吸特征更加准确,效果显著;2.红外波在煤体中传播时消耗一部分能力转化为热能,增加煤与瓦斯的温度,瓦斯扩散加剧,降低了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减少了吸附瓦斯量,加快了瓦斯放散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煤样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和图2所示的红外促进瓦斯解吸的实验设备,包括通过耐高压管线3依次连接的高纯瓦斯气瓶1、减压阀2、第一卡套式三通4、第一卡套式阀门7、第二卡套式三通16、第二卡套式阀门8以及瓦斯解吸仪15,所述第一卡套式三通4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真空泵9,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三卡套式阀门5,煤样罐13内设有红外发射仪103,煤样罐13置于恒温水浴加热仪14中,红外发射仪103连接有红外控制仪10,煤样罐13上设有气口111,第二卡套式三通16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煤样罐13的气口111,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四卡套式阀门6。红外发射仪103是可发射红外光波并可照射物体使红外波转变成热能的红外发射管,红外发射仪103、红外控制仪10、恒温水浴加热仪14、瓦斯解吸仪15、卡套式三通以及卡套式开关阀均为现有技术,故不详细叙述。
所述煤样罐13包括罐体102和设置在罐体102顶口上的罐盖101,罐体102顶口处设有外螺纹,罐盖101设有内螺纹,罐体102与罐盖101为螺纹连接。罐盖101设有所述连接第二连接管的气口111,气口111与罐体102内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19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芯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功耗的智能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