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地坎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0478.7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8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包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00 | 分类号: | B66B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张骥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附件,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地坎。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在开关门时,由于缺少对电梯地坎与建筑楼面的间隙和高度差的提示,在无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可能会给乘客带来危险。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560029U公开了一种电梯地坎,在“电梯地坎踏面”内设置发光装置,并将所述地坎踏面掏空,布置透光材料以利光线通过。这种电梯地坎试图在“电梯地坎踏面”上用透明材料布置灯光的做法,其不足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地坎踏面是乘客和货物出入电梯轿厢经常踩踏的地面,如果将其替换成透明材料,势必造成表面划伤、污渍堆积等极易损伤透明材料透光性的后果;地坎踏面上发出的光线属于直射光,容易对乘客造成刺眼眩目等不适影响;电梯内的水渍会透过踏面的透明材料和地坎本体的间隙漏入地坎中,可能引发发光装置等电气部件线路短路从而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地坎,它可以提醒乘客在电梯开关门的时候注意电梯地坎和建筑楼面间隙和高度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电梯地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地坎主体,地坎主体的顶面为脚踏面,地坎主体的侧面为地坎立面;所述地坎主体固定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灯光从地坎主体的地坎立面散射出来;所述发光装置通过电线电缆与电梯开关门检测机构相连接;所述发光装置包括LED灯、盒体、底座,LED灯固定设置于盒体中,盒体固定设置于底座上;发光装置通过底座固定设置于地坎主体上。
所述发光装置固定设置于地坎主体的地坎立面上。
所述发光装置设置于地坎主体的内部,地坎主体的地坎立面设有开槽;所述开槽与发光装置的位置相对应,以使发光装置所发射的光线通过地坎立面散射出来。
所述开槽内填充有透明材料。
所述LED灯是点光源、带光源或面光源。
所述LED灯是单色或多色光源。
所述LED灯是稳定常亮,或者有明暗闪烁或亮度颜色渐变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地坎立面作为发光面,能够避免乘客和物体在出入电梯门的时候对发光装置的磕碰剐蹭,也不会影响其发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地坎主体能够对发光装置进行遮挡保护,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电梯轿厢内的水渍污垢的污染,同时能够避免发光装置的光线直射人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梯地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与电线线缆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地坎主体, 2为地坎立面,
3为发光装置, 4为电线电缆,
5为电梯开关门检测机构, 6为底座,
7为盒体, 8为开槽,
9为LED灯, 10为脚踏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梯地坎,包括地坎主体1,地坎主体1的顶面为脚踏面10,地坎主体1的侧面为地坎立面2;地坎立面2固定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发光装置3;
发光装置3包括LED灯9、盒体7、底座6,LED灯9固定设置于盒体7中,盒体7固定设置于底座6上;发光装置3通过底座6固定设置于地坎立面2上。
LED灯9可以是点光源、带光源或面光源。
LED灯9可以是单色或多色光源;可以稳定常亮也可以有明暗闪烁或亮度颜色渐变等效果。
如图2所示,发光装置3通过电线电缆4与电梯开关门检测机构5相连接;电梯开关门检测机构5在检测到电梯门开始打开时向发光装置3发送指令,发光装置3开始工作;LED灯9发常亮绿光提示乘客出入电梯时注意脚下电梯和建筑楼面的间隙,直到电梯开关门检测机构5发出下一个指令;
电梯开关门检测机构5在检测到电梯门开始关闭后向发光装置3发送指令,LED灯9发常亮或闪烁红光提示乘客此时不要出入电梯轿厢,直到电梯开关门检测机构5检测到电梯门已关闭,向发光装置3发出关闭指令,LED灯9熄灭,发光装置3停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04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报警垂直运输防护门
- 下一篇:双向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