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牵引绳自动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0165.1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4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杰;何海民;潘支援;张锋安;韩军锋;吕长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立杰 |
主分类号: | B65H54/02 | 分类号: | B65H54/02;B65H7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 自动 缠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绳缠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牵引绳自动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建设企业使用的牵引绳和紧线用钢丝绳长度均在200-300m左右,在每次使用完毕回收时,都需要依靠人力盘成8字形的大盘,这种回收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在存放时占地空间大,不宜养护。养护时,多盘牵引绳堆积在一起,依靠人工把每一盘牵引绳放开,刷上油脂,费时费力,还不能保证养护的彻底。再次使用,养护不到位的位置一经受力,就易发生断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牵引绳自动缠绕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牵引绳自动缠绕装置,包括底座、电动机、变速箱、托线盘、绕线盘和油槽,所述底座为内空的矩形箱体结构,其内部安装有电动机和变速箱,电动机的动力轴与变速箱输入轴连接,变速箱的输出轴穿过底座顶板并与设在底座顶板上部的托线盘中部相连接,托线盘上中部设有绕线盘;所述底座上平面一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油槽。
其中,所述托线盘为圆形板或呈梅花状圆形框架结构。所述绕线盘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油槽为上部敞开的矩形盒体状结构,其内部设有挡绳杆。所述挡绳杆为在一直杆的中部向上折有半圆弧状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带动线盘转动,牵引绳经过油槽,自动缠绕在线盘上。实现节省人力的电动缠绕,而且与养护过程同时进行。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装置采用工程剩余材料和改造更换设备制作而成,达到了修旧利废的目的。
2、该装置的使用节省了人力,将原来需要3个人进行的1个小时左右的工作,缩短为2个人10—20钟即可完成。
3、牵引绳回收和养护同时进行,节省了单独养护的时间,且保证了养护的质量,进而延长牵引绳的使用寿命。
4、减小牵引绳的保管空间。
5、较长的钢丝绳和大绳也可使用该装置整理缠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牵引绳自动缠绕装置,包括底座1、电动机2、变速箱3、托线盘4、绕线盘5和油槽6,所述底座1为内空的矩形箱体结构,其内部安装有电动机2和变速箱3,电动机2的动力轴与变速箱3的输入轴连接,变速箱3的输出轴穿过底座1顶板并与设在底座1顶板上部的托线盘4中部相连接,托线盘4上中部设有绕线盘5;所述底座1上平面一侧通过支架8固定连接有油槽6。其中,所述托线盘4为圆形板或呈梅花状圆形框架结构。所述绕线盘5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油槽6为上部敞开的矩形盒体状结构,其内部设有挡绳杆7。所述挡绳杆7为在一直杆的中部向上折有半圆弧状的结构。油槽6内灌注有润滑油或油脂。
运行时,工作后的牵引绳或紧线用钢丝绳,在每次使用完毕回收时,将其一端从油槽6外侧、挡绳杆7的下部穿过并固定在绕线盘5上,然后开启电动机2即可。电动机2通过变速箱3带动托线盘4及绕线盘5旋转,将牵引绳或紧线用钢丝绳有序缠绕在托线盘4上部的绕线盘5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托线盘4及绕线盘5转动,牵引绳经过油槽6,自动缠绕在线盘上。由于油槽6内灌注有润滑油或油脂,从而实现了节省人力与养护过程同时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立杰,未经周立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0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