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镇小区生活废水分类集中回收自动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9585.2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9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于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宝军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镇 小区 生活 废水 分类 集中 回收 自动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镇小区生活废水分类集中回收自动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城镇小区的的生活废水无法做的集中回收利用,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流失。工业生产当中有些领域应用到废水的回收利用,一般都是通过水流的旋转运动,采用自然沉淀的方式回收,此种方式不适用于生活废水的回收,此方式回收的水资源无法达到小区生活用水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城镇小区生活废水分类集中回收自动处理设备,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城镇小区生活废水分类集中回收自动处理设备,其特点是包括进水管,沉淀容器与进水管相连通设置,进水管的前端设置有筛网过滤器,筛网过滤器下方与主排污管相连,沉淀容器上方设置有容器盖,沉淀容器内竖直设置有隔板,隔板上端与容器盖相连,隔板下端与沉淀容器底部之间设置有通道口,隔板将容器仓分隔为进水仓和出水仓,所述的容器盖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口盖,沉淀容器底部活动连接有底板,沉淀容器下方与主排污管相连通的分支排污管,分支排污管上设置有电磁排污阀,主排污管末端与城市排污管道连接处设置有总排污阀。
所述的沉淀容器与分支排污管的连接口处设置有阻砂排污装置。
所述的沉淀容器为多组设置,每组设置为三个,沉淀容器中设置有过滤材料。
所述的过滤材料为石英砂,每组三个沉淀容器中依次对应的过滤材料石英砂颗粒度依次变小,分别为第一颗粒度石英砂、第二颗粒度的石英砂和第三颗粒度的石英砂,起到分阶段逐层净化的效果。
所述的沉淀容器为反冲式沉淀容器,沉淀容器横截面为圆形,其顶口的直径大于底口的直径,有利于水的U型流动且确保了沉淀效果。
所述的沉淀容器外围设置有利于维护和修理的拼装式箱体,拼装式箱体上安装有实现对电磁排污阀的调控的电控箱。
所述的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的隔板高度小于沉淀容器仓的高度,隔板上端与沉淀容器上口沿齐平,隔板下端与沉淀容器仓底部不接触,隔板与沉淀容器底部形成了通道口,使沉淀容器仓内形成一个U形通道。
所述的底板与沉淀容器底部为便于拆装的活动连接结构。
所述的主排污管与进水管前端的筛网过滤器相连,筛网过滤器斜斜向探入进水管当中,对流入沉淀容器的水流形成网状阻挡,且不会阻挡污物流入排污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城镇小区生活废水分类集中回收自动处理设备,其通过设置多组相通的沉淀容器和对应的沉淀过滤装置,实现了城镇小区生活废水分类集中回收自动处理,过滤净化后的水,一般用作冲厕水,不宜用作饮用水等其他用途用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箱体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1-1.进水口;1-2.出水口;2.筛网过滤器;3.沉淀容器;3-1.进水仓;3-2.出水仓;4.隔板;5.通道口;6.容器盖;7.进料口;8.进料口盖;9.底板;10.分支排污管;11.电磁排污阀;12.主排污管;13.总排污阀;14.阻砂排污装置;15.过滤材料;15-1.第一颗粒度的石英砂;15-2.第二颗粒度的石英砂;15-3.第三颗粒度的石英砂;16.拼装式箱体;17.电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4所示,所述的城镇小区生活废水分类集中回收自动处理设备,其特点是包括进水管1,沉淀容器3与进水管1相连通设置,进水管1的前端设置有筛网过滤器2,筛网过滤器2下方与主排污管12相连,沉淀容器3上方设置有容器盖6,沉淀容器3内竖直设置有隔板4,隔板4上端与容器盖6相连,隔板4下端与沉淀容器3底部之间设置有通道口5,隔板4将容器仓分隔为进水仓3-1和出水仓3-2,所述的容器盖6上设置有进料口7,进料口7上设置有进料口盖8,沉淀容器3底部活动连接有底板9,沉淀容器3下方与主排污管12相连通的分支排污管10,分支排污管10上设置有电磁排污阀11,主排污管12末端与城市排污管道连接处设置有总排污阀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宝军,未经于宝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9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