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被褥烘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99151.2 | 申请日: | 2014-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0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蔡沈刚;陈婕妤;陈宏;冯宇;黄军;倪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狮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15/12 | 分类号: | F26B15/12;F26B21/00;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 |
| 地址: | 215621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被褥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被褥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被褥烘干装置广泛用于宾馆、医院、学校、大型洗衣房等场所。但目前常用的被褥烘干装置结构复杂,不仅烘干效率低,而且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能耗低的被褥烘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被褥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烘干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其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在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的烘干箱体内依次设置有烘干区和带冷却腔室的冷却区,烘干区内设置有若干相互独立、且分别带有烘干腔室的烘干单元, 用于输送被褥的、具有透气性的输送带贯穿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各烘干腔室和冷却腔室,被褥由输送带从进料口输送通过烘干区内各烘干腔室和冷却区的冷却腔室后从出料口输出;每个烘干单元的结构包括:在烘干腔室的外侧设置有独立的循环风道,输送带下方的烘干腔室内设置有出风槽,出风槽与循环风道的底部相连通,在循环风道内设置有加热器,循环风道顶部的烘干箱体上连通设置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与烘干腔室内的烘干风道相连通、且不断使循环风道内的空气经加热器加热后向烘干风道内流动,烘干风道的出风口位于输送带的上方、并正对着输送带,在烘干腔室内还设置有除湿风道,除湿风道的底部设置有除湿口,除湿口位于烘干风道出风口外侧的上方,除湿风道顶部的烘干箱体上连通设置有除湿风机,除湿风机的出风口与带排气口的排湿管相连通、并使得除湿风道内的湿气不断从除湿管的排气口中排出;在冷却区内冷却腔室的外侧还设置有独立的热风回用风道,输送带下方的冷却腔室的底部与热风回用风道相连通,热风回用风道顶部的烘干箱体上连通设置有热风回用风机,热风回用风机的出风口与冷却腔室相邻的烘干腔室相连通、并不断使热风回用风道内的空气向与冷却腔室相邻的烘干腔室内流动。
进一步地,前述的被褥烘干装置,其中,烘干区内沿被褥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两个烘干单元。
进一步地,前述的被褥烘干装置,其中,延伸至进料口外侧的输送带形成被褥上料区,延伸至出料口外侧的输送带形成被褥出料区。
进一步地,前述的被褥烘干装置,其中,所述的烘干风道呈由上至下不断扩大的喇叭筒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能高效快速地进行被褥烘干工作,并通过将冷却被褥后、温度升高的空气鼓入烘干腔室,从而大大降低了烘干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被褥烘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后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被褥烘干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剖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B剖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狮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狮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9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真空隧道炉
- 下一篇:一种织物脱水烘干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