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三叶持骨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7862.6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4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管孟芹;周焰;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孟芹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B17/28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三叶持骨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三叶持骨钳。
背景技术
持骨钳广泛应用于骨科手术操作中,其作用是维持骨折复位,起临时固定作用。如果要应用钢板内骨定,因持骨钳遮挡钢板置入,不得不放弃已整复到位的骨折位置,置钢板于骨质表面适当位置后再整复骨折,整复成功后应用持骨钳连同钢板、骨质一同固定。这样就不能将骨折端复位和固定同步进行,在骨折端放置钢板时会使复位的骨折端再次移位,增加病人的出血量和手术创伤,既浪费宝贵的手术时间,又往往使骨折复位欠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三叶持骨钳,可实现一次性整复骨折成功,然后顺利行钢板内固定,省时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三叶持骨钳,包括相互铰接的上钳臂和下钳臂,上钳臂和下钳臂的前端为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设在上钳臂前端的一个长夹齿及设在下钳臂前端的两个短夹齿,两个短夹齿平行排列,所述长夹齿和短夹齿的中部分别纵向设有滑孔。
如上所述的多功能三叶持骨钳,上钳臂的握持部设有螺杆,螺杆穿过下钳臂握持部上的通孔后与螺栓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的多功能三叶持骨钳,长夹齿的滑孔的宽径为5mm,短夹齿的滑孔的宽径为4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持部中长夹齿和短夹齿设置滑孔,可以使骨折端复位后即可通过滑孔打入克氏针,维持骨折端的临时复位,在骨折端放置钢板时复位的骨折端不会再次移位,相比现有技术可避免多次整复骨折,减少病人的出血量和手术创伤,减少手术时间;且滑孔能提供不同方向、多枚针的固定通道,为临时维持骨折对位、对线提供有力保障,可使克氏针依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变换不同的角度打入,极大方便手术操作,使复杂的骨折手术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三叶持骨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钳臂,2—下钳臂,3—长夹齿,4—短夹齿,5—滑孔,6—螺杆,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三叶持骨钳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多功能三叶持骨钳包括相互铰接的上钳臂1和下钳臂2,上钳臂1和下钳臂2的前端为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设在上钳臂1前端的一个长夹齿3及设在下钳臂2前端的两个短夹齿4。所述长夹齿3和短夹齿4均为弧形结构,两个短夹齿4平行排列。所述长夹齿3和短夹齿4的中部分别纵向设有滑孔5,如图1所示,滑孔5自长夹齿3和短夹齿4的端部向内延伸至中部位置。所述长夹齿3和短夹齿4形成三叶爪式,把持力更为全面和均匀。长夹齿3的滑孔5的宽径为5mm,短夹齿4的滑孔5的宽径为4mm。
在上钳臂1的握持部设有螺杆6,螺杆6穿过下钳臂2握持部上的通孔后与螺栓7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法:常规手术方法达骨折段端,整复骨折成功后,应用多功能三叶持骨钳一把或两把固定,避开置钢板位置,在骨折两段端、骨折块与段端间行克氏针固定。因本实用新型夹持部中长夹齿3和短夹齿4设有滑孔5,为克氏针成功钻入提供了空问,同时还能提供不同方向、多枚针的固定通道,为临时维持骨折对位、对线提供有力保障,然后退出持骨钳,保留克氏针,置钢板于预留位置固定在骨质上,最后拔除克氏针,内固定术结束,相比现有技术可避免多次整复骨折。
本实用新型夹持部中长夹齿3和短夹齿4设有滑孔5的设计,在单独用螺钉固定蝶形滑块时,提供了最佳的螺钉进钉点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孟芹,未经管孟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7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消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愈合较慢组织缝合的带线缝合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