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式杀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7307.3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9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庄洁;林汉青;陈勇宾;谢志生;尤明灿;许志文;刘锦清;谢耕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环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0 | 分类号: | C02F1/50;C02F1/4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禾***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杀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来水消毒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安装在自来水管内的管道式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自来水消毒大都采用氯化法,公共给水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水传播疾病,这种方法推广到至今有100多年历史了,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费用较低,几乎没有有害物质的优点。
但是氯化法对于自来水管为钢或铁管的,经多年使用,会在自来水管内壁形成腐蚀。其中低腐蚀可以干扰游离氯的消毒,而高腐蚀率又会由于腐蚀产物对氯的需求而影响氯胺的消毒效果。
因此,对于这些自来水管对水质的影响,需要在进水管道加装杀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管道式杀菌装置,解决现有自来水消毒不够理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道式杀菌装置,包括多根具有磁性的不锈钢材质的螺旋细管组合形成螺旋管,所述螺旋细管内壁均镀有一层纳米银层;所述螺旋管两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有弹片,所述弹片用于将螺旋管固定在自来水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银层厚度为0.1至5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细管的磁性大于等于0.5特斯拉,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细管的内径为0.8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管的外径为20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通过将多根具有磁性的螺旋细管组合形成螺旋管,且所述螺旋细管内壁均镀有一层纳米银,从而使流过螺旋细管的自来水能够被杀菌并磁化,一方面减少水垢在螺旋细管内沉积,另一方面保证纳米银对自来水的杀菌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道式杀菌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使用简便、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螺旋管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细管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管道式杀菌装置,包括多根具有磁性的不锈钢材质的螺旋细管1组合形成螺旋管2,所述螺旋细管1内壁均镀有一层纳米银层(未示出);所述螺旋管2两端设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上设有弹片31,所述弹片31用于将螺旋管2固定在自来水管内。
其中,所述螺旋细管1为螺旋状圆管或者螺旋状方管(见图2)。
所述纳米银层厚度为0.1至5微米;优选为0.5至1微米。纳米银层太厚成本高,太薄了杀菌效果不够理想。
所述螺旋细管1的磁性大于等于0.5特斯拉,较高的磁性利于水的磁化。
所述螺旋细管1的内径为0.8毫米。螺旋细管1的内径大小决定的流过的水量大小,为了保证螺旋细管内壁上的纳米银层对流过的水有充分的杀菌效果,也就是说使流过的水尽量与纳米银层充分接触,所述螺旋细管的内径不能太大或太小,一般在0.5至1.5毫米。
所述螺旋管2的外径为20毫米。所述螺旋管的外径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时,自来水管内径的大小决定,为了保证螺旋管能够较方便地放入自来水管,一般选择外径在30毫米以下。
上述管道式杀菌装置的杀菌原理为:当水流进入螺旋细管后,在螺旋前进的过程中,自来水中的杂质及微生物被甩到螺旋细管内壁上,并与内表面的纳米银层中的银原子相接触,纳米银原子与病原菌的细胞壁/膜结合后,能直接进入菌体、迅速与氧代谢酶的巯基(-SH)结合,使酶失去活性,阻断呼吸代谢使其窒息而死;同时,在较强的磁场作用下,自来水形成磁化水,减少水垢在螺旋细管内壁沉积,避免了水垢覆盖纳米银层而使纳米银层失去杀菌能力,从而保证该装置具有长效杀菌性能。其中,自来水经磁化后,水的性质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氢键角由105°变成103°,水由原来的13—18个大分子团变成5—6个小分子团,从而增强水的渗透力、溶解度和表面张力,水中的CaCO3 、MgCO3不易在壁上积存,从而达到除垢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道式杀菌装置,通过将多根具有磁性的螺旋细管组合形成螺旋管,且所述螺旋细管内壁均镀有一层纳米银,从而使流过螺旋细管的自来水能够被杀菌并磁化,一方面减少水垢在螺旋细管内沉积,另一方面保证纳米银对自来水的杀菌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道式杀菌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使用简便、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环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环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73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絮凝排污装置的双级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油水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