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塔吊式抓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7107.8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冯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小明 |
主分类号: | E02F5/00 | 分类号: | E02F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张吉 |
地址: | 62002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塔吊 式抓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池、农用粪池或污水处理池内的残渣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塔吊式抓渣机。
背景技术
全国现有沼气池4000万口。沼气工程既供给了清洁能源,又清洁了环境,保护了生态,消灭了人畜粪尿中的有害病源、虫源。沼气池(包括其它污水池)建成使用几年后,池内沼渣、淤泥逐年增厚,池内有效容积逐渐减小,产气量也随之受到影响。全国数量庞大的沼气池、农用粪池、污水处理池,每年都需要清掏,尤其是破损漏气的沼气池更需要清掏后修复。沼气池(包括其它污水池)内容物复杂,既有青饲料茎叶,作物秸杆,又有塑料制品、木屑、竹杄、铁丝和水泥、石块等。现今各类沼渣沼液抽排机都不能完成沼气池清掏作业,使用汽车动力的液压捞渣机对99%的沼气池都无用,因汽车开不到沼气池边上。而清掏沼气池(包括其它污水池)的工作又必须进行,人工清掏又脏、又累,更是危险,每年因清掏沼气池(包括其它污水池)中毒死亡事故频发,且事故逐年增加。
另有中国专利号为:CN201020225466.9公开了了一种沼气池自动抓渣机,包括支撑系统、水平移动系统、竖直移动系统和抓渣机构,支撑系统由前支架、后支架、输送轨道、高度调节装置组成;水平移动系统由水平电机、行走小车、定向滑轮以及前行程开关和后行程开关组成;竖直移动系统由竖直电机、下行程开关、外支撑杆、内伸缩杆、固定套筒、安装在外支撑杆上的滑轮组成;抓渣机构由除渣器、除渣器安装架、液压撑杆以及钢缆组成,其结构复杂,在实际运用中故障率高,且用于农村的沼气除渣成本较高。
还有本申请人于2013年6月6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1320324054.4的一种气控抓渣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其主要是针对抓渣器的结构和利用压缩空气对抓爪进行控制的改进,但抓渣器的抓爪从沼汽池或污水池中捞出的残渣,向斗车或其它运输工具中装御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塔吊式抓渣机,该塔吊式抓渣机的抓渣器从沼气池或污水池中抓出的残渣或废弃物能方便的装入斗车或其它运输工具中,从而极大的方便了运输,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塔吊式抓渣机,包括抓渣器、定滑轮、支撑系统和电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系统包括塔吊底座、支承中轴、支臂座和支臂,所述支承中轴竖直的固定在塔吊底座上,所述支臂固定在支臂座上,所述支臂座与支承中轴转动连接,所述定滑轮设在支臂上部的顶端,吊绳绕过定滑轮,其一端与抓渣器连接,另一端与电葫芦连接。
所述支承中轴内设有轴承,所述支臂座通过轴承与支承中轴连接。
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塔吊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支承中轴的上部连接。
所述电葫芦位于支臂座上部的平台上。
所述支臂与支臂座的平面呈45度至80度。
所述支臂与支臂座的平面呈55度至70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系统包括塔吊底座、支承中轴、支臂座和支臂,所述支承中轴竖直的固定在塔吊底座上,所述支臂固定在支臂座上,所述支臂座与支承中轴转动连接,所述定滑轮设在支臂上部的顶端,吊绳绕过定滑轮,其一端与抓渣器连接,另一端与电葫芦连接,通过控制电葫芦,将沼汽池或污水中的残渣捞上后,操作人员手持支臂座(相当于旋转手柄),转动支臂座,支臂座带动支臂上悬挂的抓渣器转动,并将抓渣器旋转到斗车或其它运输工具上,并释放出抓渣器的残渣,且支臂座可360o旋转,因此打捞上来的残渣装车方便,方便了运输,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支承中轴内设有轴承,所述支臂座通过轴承与支承中轴转动连接,安装简便,且转动灵活,不易损坏。
3、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塔吊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支承中轴的上部连接,从而增加整个支撑系统的稳固,保证塔吊式抓渣机在负重时能安全的进行工作。
4、本实用新型中电葫芦位于支臂座上部的平台,操作方便,节省吊绳等材料。
5、本实用新型中支臂与支臂座的平面呈45度至80度,进一步的支臂与支臂座的平面呈55度至70度,最佳为60度,增大了支臂填装残渣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塔吊底座,2、支承中轴,3、抓渣器,4、定滑轮,5、吊绳,6、支臂,7、支臂座,8、轴承,9、拉杆,10、电葫芦,11、转阀、12、空压机、13、高压气管、14、配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小明,未经冯小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71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